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手机社交软件诱发青少年犯罪案件增多
2015-01-12 09:56:45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李晓敏 任越 张敏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讯 近年来,网络交友方式已逐步转变成手机交友模式,各种手机交友软件层出不穷,大多交友软件里都带有“摇一摇”、“搜索附近人”、“同城交友”等功能,这些神奇的软件因注册简单,使用方便给许多少男少女们带来了不少的交友乐趣。但凡事有利亦有弊,此类交友软件也成为不法分子获取被害人信息、骗取被害人信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新工具。建华区人民法院在近年来审理的大量违法案件中就有多起是利用“微信”、“陌陌”等手机交友软件实施犯罪的刑事案件,案件有包括抢劫、盗窃、诈骗等。

  案例一:被告人刘某,女,17岁,去年4月,刘某通过手机社交软件“陌陌”结识被害人王某,刘某通过暧昧的语言与王某在该软件上聊天,很快二人在现实中见了面。王某先是请刘某吃饭,出于对刘某的信任,王某在结账时并没有对自己的财物进行遮掩,饭后刘某提出一起去按摩,在某宾馆内刘某趁王某按摩后疲惫放松疏于防备的情况下盗走王某包内4800元,赃款很快被挥霍。

  法院经过庭审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因刘某在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判处刘某犯盗窃罪,并处罚金五千元。

  案例二:去年二月,被告人李某租住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某小区一户居民房,购买电脑等设备后,雇用“键盘手”冒充单身女性,通过微信和陌陌聊天的方式与男性聊天,了解男性信息,后将所获信息提供给“托头”,“托头”将所获信息提供女“酒托”,“酒托”根据“托头”提供的男性信息约其到指定的酒吧、咖啡厅消费。到酒吧或咖啡厅后,“酒托”主动点酒水和果盘,服务员马上过来结账,见男性客人有钱会继续点“高档酒”,如果男性客人现金带的少,服务员会让其划卡消费,后厨负责配制“高档酒”。在此过程中,酒吧或咖啡厅外有男性保安负责保护“酒托”,防止男性客人报警或被客人纠缠。根据分工不同获取不同比例的提成款,“托头”一般分得消费总额的75%,之后“托头”分给雇佣的女“酒托”25%-30%不等,再给“键盘手”或传号员10%;酒吧老板分得消费总额的25%。

  该犯罪团伙涉案人数共19人,其中5人为青少年,截至到案发,该团伙共诈骗男性受害者钱财累计28万余元,均以诈骗罪判处。

  法官认为,这些手机社交软件注册无需实名、不需费用。又比传统的电脑网络聊天工具交友更迅速、见面更容易,成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新工具,应引起广泛关注。另外各类社交软件上的“炫富行为”成风,一些青少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变的爱慕虚荣,渴望自己也能加入到“炫富”的行列中,往往在此时违法犯罪的心理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家长在这方面要负起监管和引导责任,青少年自身更应该客观认识自己,塑造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社会差别、加强自身修养,不去追求虚幻的满足。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