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2日讯 日前,记者从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获悉,截至去年12月末,大庆贷款余额898.6亿元(含浦发银行大庆分行和中信银行大庆业务部),同比增长16.6%,比年初增加128.1亿元。这意味着,去年大庆市新增贷款128.1亿元,比2013年多增42.9亿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大庆市新增贷款主要有三个特点:贷款以中长期为主,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贷款发放主体更加多元。
贷款以中长期为主
据了解,2014年,大庆市新增贷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
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数据显示,去年,大庆市中长期贷款新增59.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6.4%,短期贷款新增35.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1.2%,新增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占比高于短期贷款占比5.2个百分点。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大庆市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在2014年已发放的121.5亿元的银企对接会协议贷款中,一年期以上贷款为117.1亿元,占全部银企对接项目贷款的96.4%,共支持194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涵盖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多个行业。
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
从去年大庆市贷款的投向来看,大庆市金融机构对“三农”、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大庆市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大庆市涉农贷款新增27.6亿元,比年初增长11.9%;前11个月累计投放186.9亿元,同比增长23.1%。
据了解,新增涉农贷款重点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伊利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业内表示,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加大,有利于强化大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刺激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小微企业贷款的快速增长,让更多中小微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去年前11个月,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54.8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建筑、批发零售和餐饮等各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均获得支持。
除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现代服务业贷款依旧保持平稳增长。去年前11个月,大庆市现代服务业贷款新增24.6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新增21.1亿元,比年初增长712.2%,主要用于医疗环境改造项目。
贷款发放主体多元化
随着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入驻大庆市,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的持续发力,大庆市贷款发放主体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一直以来,政策性和国有银行都是大庆市贷款投放主体,去年也不例外。2014年,大庆市1家政策性银行和5家国有银行新增贷款75.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9.3%,仍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积极发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效果更加明显。2014年,农村信用社全年新增贷款26.6亿元,在新增贷款额度上排名第2。
而大庆市新入驻的银行机构发展势头迅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据了解,2010年以来新入驻的6家银行机构全年新增贷款共2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6%;存贷比也普遍较高,6家银行机构平均存贷比达到62.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