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章改牌被抓现行,交警演示“C”是怎样变成“S”的。
东北网1月14日讯 “且行且珍惜”,开车上路,理当自省,高速路上,更要注意行车安全,车速快,一旦出事,易酿惨剧。然而,在为期三个月的高速公路专项整治行动第一天,市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就在讷河高速口,抓获了多种违章行为,用公车、改号牌、装警报、无驾照……违章五花八门,有的车里载着老婆孩儿,瞅着令人揪心。高速交警郑重警示:三个月内,严打,坚决捍卫春运安全,以身试法者,重罚!
1月10日,齐齐哈尔市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长驱直入,“空降”到讷河市高速公路口,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高速公路通行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高速路口,空旷宽阔,刺骨寒风从雪野袭来,令人掏不出手,握不住笔,交警们在天寒地冻的路面上,执法近八小时,战严寒,尽天职,专项行动的头一战打得漂亮!
记者“随军采访”,见证了交警的艰辛,同时目睹了违章者的种种伎俩……
当天一辆“蒙E”的轿车被巡逻交警拦截接受检查,发现车主为无照驾驶。车辆交强险过期,并且非法安装警报器。对违反规定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7条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随后交警立即现场强制拆除收缴警报器,并对驾驶员依法处罚。
无驾照不认罚
黑色“别克”被交警拦截时,大家都没太注意,可女司机和一名交警磨叽半天没下车,这一举动引来了人们的目光,交警和记者纷纷围了过来。交警要求司机出示驾驶证,“别克女”没在自己身上掏证,而是将车内同伴的驾照递了过来,试图蒙混过关,“这不是开玩笑吗,你开车,你有驾照吗?”交警火眼金睛,识破“别克女”的伎俩,要求其立即出示驾照,对方谎称出门着急,忘记带,“上高速,出远门,能不带驾照?”交警要其出示身份证,以便上网查询,对方又称身份证没带,身份证号码记不住。无奈之下,交警问其姓名,“别克女”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当交警提出再不配合,将作出暂扣车辆等处罚时,她慌了,报出姓名,随后,交警通过网上查得此女系无照驾驶。违章行为暴露后,该女子下车向远处走去,拒不接受处罚,并不停地打电话“求助”,交警跟在身后,边走边教育,可对方不买账,近一小时后,女子返回现场,罚单需要驾驶员签字时,“别克女”回答很干脆,不签字,不认罚。对此,交警依法严处,不但“别克女”没逃过制裁,借其驾照的同伴也“被牵连”,受到了处罚。
聪明反被聪明误
众所周知,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在高速公路上有不少监控摄像头。然而,有不少司机为了违章不挨罚,在驶上高速公路后,用各种方式对号牌进行遮挡和改动。有部分“聪明司机”,在高速公路高清摄像头眼皮底下进行遮挡、篡改号牌的举动,却不知一切已被交警部门看得一清二楚。一辆白色轿货,在收费站前看见交警查车,忙停下车,将带有磁性的改号铁片从车牌上摘掉,藏了起来,原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却撞上了枪口。交警将其拦截,蹲在车牌前,用钥匙一试,“啪”的一声,铁被磁吸住,钥匙牢牢粘在牌子上,车牌大有文章,字母E后面贴有一块磁铁,可谓是暗藏玄机啊。“你的车牌有磁性,应该是为了改变号码,这心知肚明的把戏,还是主动交代,争取从轻处罚,若要顽抗到底,抱有侥幸,我们不妨调出沿途的监控。”攻心战术下,司机乖乖掏出了两个铁片,均是“S”,被识破后的司机承认,担心电子眼抓拍到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才想出了这一“妙计”,将数字3贴在字母E上,将原来的“E33”变成“333”,岂料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牌公车私用被抓
“爸爸,爸爸,我们咋不走了呢?”一辆无牌白色“本田”轿车被交警拦截后,男司机下车接受询问,车上传来男孩的喊声,妈妈一脸茫然,对爱人的违章行为感到意外,“不挂牌子事很大吗?这是单位的车,应该没事吧?”紧接着,车上的娘俩就意识到,事态严重了。该司机的证件信息显示车辆所属“某县银行”,系公车,未挂牌照,司机被罚,且公车将被暂扣,违章受罚之外,男子还要面对公车私用的麻烦去解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哪有“公私”之分,交警则警示粗心的父亲,“副驾驶坐着小孩更不应该,为安全起见,建议儿童乘车时,不仅不要坐在副驾驶位上,而且最好坐专门的儿童安全坐椅。”
“年节将至,高速交通安全进入高压监管态势,广大驾驶员莫要心存侥幸,我们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绝不姑息,执法必严。”直属四大队副大队长张克伟提醒驾驶员朋友:“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社会平安和谐,情系每一个家庭幸福。希望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驾驶员朋友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更要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坚决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远离违法,远离事故。为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改善高速公路通行秩序,高速公路交警将每月10日、20日为行动日,为期三个月,在其辖区进行整治行动。与此同时,还将加强宣传提示工作,利用发放宣传单、摆放宣传板等方式,向广大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此次整治行动,有效净化辖区通行环境,保障高速公路的春运安全。”本报记者武 童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