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的爱与痛
2015-01-18 07:49:05 来源:南网-南方日报  作者:杨朝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露宿在广州火车东站的沈伯。

  沈伯今年54岁,来自哈尔滨,在广州火车东站以帮旅客拉行李为生。为了省钱,他干脆睡在东站。沈伯说,女儿是1984年出生的,一年前,她提出想读研,学费一年要2万多元,“我就说不管我这边生活多辛苦,每个月固定给你寄2000元”。(12月23日《新快报》)

  作为弱势群体生存生态的一个缩影,“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既让我们见识了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和无奈,也见识到了一位父亲的责任和担当。不论父母自身的境遇如何,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作为寒门子弟人生突破和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路径,读研显然承载着女儿和父母的厚重期望。

  不论是“父母扫雪送行”,还是“拼命为孩子凑钱买房”,抑或“暴走旷工”步行7个多小时的路程回家照顾妻儿,即使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观念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相当的分量。以“父母心”为核心的家庭故事,一次又一次击中人们心中的爱与痛——为了让女儿安心求学,父亲选择了风餐露宿;如果脱离了爱与关心,父亲怎么会如此地付出和牺牲?

  “父母心”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感情上的,一个是道德上的。毫无疑问,父母对孩子的无私行为极大地体现了父母的爱;然而,父母也处在一种特定的道德压力之下。在中国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下,称职的父母会帮助子女完成诸如求学、就业、婚嫁等人生大事,不然就会觉得有所亏欠。可是,“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显然超越了为人父母的道德义务和情感责任。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评价乡村教师的时候,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完全不赞同。照亮别人的同时为什么要毁掉自己,就不能不毁掉自己吗?”一个旨在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的社会,不能将普通劳动者捧上道德高地,却忽视他们的生存困境。如果沈伯在市场经济中的机会和待遇能提高一些,他又怎么会如此悲情。

  父母关爱孩子,一定要以如此悲苦的方式?在物价上涨、教育成本攀升的时代背景下,“上学贵”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只不过,在读研究生早已成年,不能将求学费用全部转嫁给父母。很多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做家教、兼职等方式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少数人读研甚至没有用父母一分钱。就此而言,“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变相啃老”,女儿也需要反思和改进。

  关心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生态,对父母与子女权利与义务关系进行观念更新,提高弱势群体的市场境遇;只有内外结合, “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的民生痛点和教育悲情才会逐渐减少。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被胁迫的"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