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植绿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本报资料片
新晚报1月21日讯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闭会期间,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和代表联络委员会转交市政府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共1097件。其中,会议期间1029件,闭会期间68件。目前,这些建议已由市政府85个承办部门办结,办结率100%,办结情况均以书面形式及通过网上议案管理系统答复了代表,满意率达97%以上。
百岁老人敬老费提高至500元/月
建议:郑晓苹、苑智慧等代表提出“关于促进哈尔滨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
去年,市政府继续加大对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养老机构建设和老年人福利等方面扶持力度。新增养老床位1650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1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201个。向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供热费补贴782万元。将百岁老人敬老费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500元。
5项措施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建议:柳树梅代表提出“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
市政府采取5项措施缓解哈市贫困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难题: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二是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三是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优先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四是组织大项目用工对接。五是不断开发适合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见习、“三支一扶”等工作。
植树26.5万株倡导节能减排
建议:张友树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建议”。
市政府积极采纳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时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拆并燃煤小锅炉251台;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城区新植树木26.5万株;淘汰黄标车3.58万台。
出台若干政策扶持中小企业
建议:徐建华代表提出“关于政府应帮助民企走好转型之路的建议”。
市政府深入研究,按国家关于减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的要求,去年5月22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哈政发【2014】6号)并已下发执行,为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
建议:吴文峰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目前哈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市政府积极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围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产业有效衔接,合理布局,形成合力,联动发展,提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
新增物业管理面积610万平方米
建议:苏功臣、温孟强等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的建议”。
去年,市政府深入开展了“物业管理年”活动,新增物业管理面积610万平方米,深入整治老旧社区环境,解决了大量开发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清理整顿力度,加强了对物业企业的考评监管,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