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月22日电(张弘典)为了能让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药品,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秉承“做食药人、铸食药魂、固食药本、抖食药神”的理念,在2014年通过抓改革、强监管、促长效等有力措施,守住了食品药品安全不出重大问题的底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好的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是记者从1月22日在哈尔滨召开的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2014年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抓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有了新进展。全省13个市(地)食品药品监管局“三定”方案全部出台,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七台河、鹤岗、绥化、大兴安岭、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地市已完成了职能归并、人员整合和机构组建。
专项整治行动有了新战果。开展了以肉制品、保健食品等8类食品为整治重点品种的“保护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在历时8个月的史上最严格的食品专项行动中,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3.6万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403起。
日常监管工作有了新成效。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方面,制定出台了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等7项制度,为3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基粉生产企业换发生产许可证,在全省171家药店推行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试点。制定了黑龙江省生产加工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指导意见、质量追溯制度、质量受权人制度和《黑龙江省经营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应急管理工作有了新起色。制订《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办法》等13项制度,开展“四品一械”各级各类应急演练29次,大庆市保健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运用“应急信息发布平台”、“食药监管移动App软件”等多项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全国率先对实战型应急演练进行有益的探索。
监管能力有了新提升。开展了食品检验机构资源整合试点工作,虎林市局被国家总局批准为试点单位;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共完成检验项目12万余项,出具检验报告1.2万份。省局共举办领导干部监管能力、行政执法监督等各类培训72期,培训1.4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组织各大媒体记者深入一线跟踪采访,开展各类宣传报道166次,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活动,引导公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营造社会共治的舆论氛围。
助推产业发展有了新成效。简化了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限。除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剂外,将所有食品生产许可事项全部下放。紧紧围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与全国26个省(市)食药部门签订了监管协作协议,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走向全国市场、打造优质品牌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争取省科技厅2200万元用于黑龙江省万亩板蓝根、平贝GAP基地建设,推广新技术成果惠民示范项目,使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向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副省长孙东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他说,2015年,是全省食药系统抓改革、促发展、打基础、谋长远的重要一年。各地必须强化改革意识和法治思维,创新监管思路,丰富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领导,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食品药品稽查专员以及各地市药监系统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