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岗上护工缺乏专业性 大医院应承担护工培训
2015-01-25 09:45:37 来源: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1月25日讯 养老不仅是老有所养,更是养有所专。今年“两会”上,打造数量匹配、服务优质的养老护理队伍,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针对哈市目前养老实际情况,他们提出一系列壮大养老服务的举措。

  记者采访

  专业护工缺口六万

  目前,哈市60岁以上老人有16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7.08%,80岁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13.6%;失能、半失能老人大约33万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17.3%。

  目前哈市老人养老方式大约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方式,居家养老为主要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女工作繁忙,很多失能、半失能老人都选择了“养老护工”来照顾。可按照6:1配比计算,哈市目前专业护工缺口大约在6万人左右,而哈市注册养老护理员几乎为零,无证上岗人员也不足万人。

  会外调研

  岗上护工缺乏专业性

  会外,代表、委员们经过实际调研发现,目前哈市尚无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及鉴定机构,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主管部门也不明确,培训工作基本处于空白。

  其次,为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机构中普遍缺乏中医、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化人才,无法开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个性服务;护工以“4050”失业人员及周边的农村女性为主,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

  另外,护工的培训和级别无专业法规,工资低,待遇无保障。因此造成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

  会上声音

  大医院承担护工培训

  针对哈市目前养老现状,董晓秋委员提出,由大医院义务承担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任务,大规模、高频率的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免费培训,能够保证整个护工队伍的数量及稳定性。培训内容按照医院“三级护理”标准,可将需护理的老人分成三个等级,培训合格后由医疗部门考核后发放不同等级的证书。

  郝晓茹代表建议,教育部门应整合资源,在职教中开设养老护理等专业,对于老人营养学、精神慰藉、常见病护理等方面,进行系统专业的讲解,培养中、高、低档的护理人才。大力开发本地医护学校人才资源,有关部门逐年定期招聘一定数量身体健康的人员及志愿者为老年人群护理储备资源。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