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政协委员栾莹:加强政策支持 建立科技转化平台
2015-01-26 16:28: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讯 (记者 栾微)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数量约有100多所,每年至少产生数百项科研成果。但从实际看,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成功对接存在着成果转化受限、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栾莹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科技转化平台等。

  现状: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制约着成果的转化

  高校现行的满负荷教学科研管理体制、职称评审制度、不灵活的用人机制、资金资助体制制约了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很好对接。另外,黑龙江省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发达,为企业和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的各种信息、法律咨询服务太少,资产评估缺乏权威性。

  与企业相比,科研机构中能够从事企业经营和市场开发的人才有限。在科研项目的不同阶段,必须实现创新主体的角色转换。

  同时科研项目组织中对中试以及工程化环节重视不够也是制约成果转化的原因。目前,我国多数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缺乏中试设备和中试资金,不具备中试和工程化的条件,而在科研项目组织中又没有对中试及工程化环节进行安排,造成许多技术难以进入生产环节。

  另外,对科研成果转化参与者的应得利益缺少法律保障,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缺乏政策支持,缺乏全国性的技术信息网和信息服务系统。

  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创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栾莹认为,应制定有关制度,保障高校、科研人员、企业、中介等相关人员的利益。要对科研转化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支持等,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

  同时要健全机制,增加高校内动力

  政府部门必须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各得其所,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要把产业化项目作为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

  对于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导向的研究项目,应充分体现产业化需求,在组织方式上强调最终用户的参与,引导研发的方向和需求。在立项过程中,实现专家评审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大力推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对于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部分基础研究成果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成果,由中央、地方与企业共同投资,进行面向市场的再研发,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给予支持,并建立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