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1月26日电(记者王舒)26日上午9时,黑龙江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截至11时,开幕首日大会已统计委员提案97条,其中交通类提案依然是今年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省政协委员李东提案:增加哈尔滨哈平路公交运能
“哈尔滨市的哈平路是连接哈南工业新城(及平房区)与主城区的主干道。随着哈南工业新城及所含的大学城的发展,哈平路的公交运能需求不断上升,而求沿线还有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和哈尔滨剑桥学院,以及三精治药、九三油脂等大型企业。”省政协委员李东在提案中表示。
李东认为,哈尔滨市公交管理部门应在途经哈平路的现有公交线路,在“乐松广场”站到“哈尔滨剑桥学院”站之间开行“区间车”或“大站快车”;在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开设通往市区的新的公交线路;增加途经哈平路的现有公交线路的车辆,缩短发车间隔。
省政协委员李晓陵提案:合理设置与管理交通信号灯
“我国国内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每年由于交通拥挤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2%。如果不及早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城市交通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省政协委员李晓陵在提案中表示,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部分交通信号灯设置缺失或不合理,造成了不必要的堵车,并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现有道路条件下,提高交通控制和管理水平,合理使用现有交通设施,充分发挥其能力,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法。
李晓陵认为,对于哈市部分交通拥挤路口、路段,经常是人车混流,险象环生,多发撞车、擦刮等事故。建议在此类地段、路口进行调研,分析小时车流量等因素,合理设置信号灯及时长,既避免堵车,又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交通信号灯倒计时显示器应配备齐全。目前仍有一部分交通信号灯没有配备倒计时显示器。配装倒计时显示器使交通参与者心中有数,让“盲目”等待变为“有计划”地等,有利于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合理设置右转信号灯。哈市很多路口没有设置右转信号灯,机动车可以随意右转。现在“控右”已经成为趋势,市区应该在车流量大的路口安装右转信号灯。 “控右”的好处在于:直行绿灯亮起时,同方向的行人过街绿灯同时亮起,而此时右转车辆仍受到红灯的控制,行人可以在不受机动车干扰的情况下过街;行人过街红灯亮起时,右转信号灯转绿,机动车右转的时候不会受到行人的阻碍,能够快速、顺畅通行。
交通信号灯设置应更灵活。左转弯与直行信号灯同时开启不仅影响通行速度,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应该先设置左转弯,再设置直行信号。并在时间分配上,左转信号应较直行信号时间短,既能有效提高通行率,又杜绝了交通隐患。
交通信号灯时间转换应更科学。现行交通信号灯时间分配无法反映交通状况需求,大多箭头灯是固定时间设置,不管路口流量的变化。在早晚高峰时段,长周期致使待行车辆不断增加,造成二次停车拥堵。建议加强调研,根据不同时间各路段各方向车流量的变化情况,合理、科学、自动设置信号灯转换时间,不断优化调整,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省政协委员孟军:取消出租车一元燃油费
“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跌,油价“五元时代”到来,汽油的价格已经不是高,而是低了。”省政协委员孟军在提案中表示,部分出租车都已改用天然气,降低了行车成本。因此,建议哈尔滨市取消出租车一员元燃油费,让利与民。
省政协委员刘晓为:治理交通“三乱”应标本兼治
“交通环境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省城哈尔滨市经过近一年的交通“三乱”问题治理,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有所好转,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刘晓为在提案中提到,目前哈尔滨的商业区域停车秩序比较混乱;个别公共停车场利用率不高;人行道停车乱象,导致人走车行道,人车混杂问题严重;路上停车泊位施划不科学、经营管理不完善等。哈尔滨作为省城和黑龙江省的对外窗口地区,又是创城“大考”之际,交通环境是创城考核重中之重。
刘晓为认为,各相关部门要科学设计停车泊位问题,不要站在部门利益,将人行道改成停车场。例如:道里区地段街黑龙江烟草办公楼人行道停车问题;道里区地段街哈尔滨城市规划院的人行道停车问题等。
要尽快改善中心商业区停车秩序。加大并提高双休日、节假日商业圈泊车收费标准。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实施多年并取得成效,以此提倡公交出行率。
亟待拓宽车行道、缩窄人行道。目前,哈尔滨市大部分街道现有的人行道过宽或者宽窄不均,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一个副省级城市的规划水平问题。应该按照现有的、标准的人行街道进行改造。例如:南岗区继虹桥上两侧人行道、中共哈尔滨2号门柳树街两侧人行道都很标准。
进一步加强路上停车场停放秩序的管理。要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市民树立按规定停放、按位停放的泊车意识,依法依规维护交通秩序,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在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上要适当减少绿地隔离带设置,以利解决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