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9日讯 “这两天又雾霾了!”27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位代表吐槽哈尔滨糟糕的天气状况。
面对雾霾的常态化,人们似乎开始见怪不怪。“你看,哈尔滨的冬天,只要温度略高,无风,就会有霾,但在街上已经很少看到有人戴口罩。这说明啥?说明大家已经习惯了雾霾的存在,甚至不再采取防护手段,这才是最可怕的。”代表闫华说。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242天,超标119天。其中,达标时间集中在5月~9月,超标时间集中在冬季采暖期,近年皆是如此。
哈尔滨、佳木斯、大庆三个城市的PM2.5源解析数据显示,煤烟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是雾霾主因。哈尔滨市环保局在2014年发布的哈市冬季大气PM2.5源解析显示,煤烟尘成为哈市冬季PM2.5的头号污染源,占4成左右;机动车尾气位居第二,占2成左右;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占1成左右。
提高燃煤品质及使用等级
为减少雾霾,近年我省实施了秸秆禁烧、淘汰小锅炉、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等系列措施,但效果难尽人意。
“既然燃煤是主因,我们就要针对主要矛盾解决问题。话说回来,以前冬天也烧煤,小锅炉比现在多得多,也没有雾霾,为什么现在集中供热雾霾却愈演愈烈呢?是不是和热企烧质次价低的蒙煤有关呢?”有代表问。代表刘爱芝说,蒙煤属于褐煤的一种,“蒙煤在价格上具有龙煤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并不是劣质煤的代名词,只要使用适合的设备,实现充分燃烧,蒙煤一样可以发挥热效率同时又实现达标排放。问题是,蒙煤和哈尔滨的锅炉不兼容。由于蒙煤挥发分值很高,需要更大的锅炉炉膛,也需要更多的送风量,而目前哈尔滨的锅炉比较适合地产煤,这才出现高污染的问题。如果热企因价格因素选择蒙煤,那么,下一步就必须或者改造锅炉、或者改变用法,把地产煤和蒙煤掺在一起使用,两者与介质混合,最终可使燃料达到挥发分值在30%,实现充分燃烧,减少空气污染。”
还有代表提出,应实现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制定锅炉燃煤技术标准,提高燃煤品质及使用等级,推进煤炭清洁化燃烧。
政府要彻底淘汰高污染企业
委员李晓陵对雾霾极其关注。她在提案中写到,雾霾是民生的大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考核标准,空洞的保护环境的口号对解决问题无益,减排绝对要作为一项硬指标。而地方政府则要下狠心,彻底淘汰高污染企业。要提高环保指标,有效降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不让开工,不达标的车辆坚决不让上路。”李晓陵谈到,要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权力,给予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的环境。同时,“对环保部门也应该有更严格的要求,责任落实到人,不能再出现交了罚款不整改就可以继续开工的状况,要用结果考核工作,不管你过程中做了什么,如果结果依然是污染存在,那就是失职,就应该处罚。”
有代表指出,为治理雾霾,我省出台了不少规定,推出不少举措,“以秸秆禁烧为例,去年冬天可谓举全省之力,甚至出动了无人机,可实际效果呢,环保部门一监测,黑龙江秸秆焚烧数全国最多。可见,治理雾霾,不在于你出台了什么文件,开了多少会,关键在落实。”
记者了解到,针对燃煤,我省目前正着手研究分析褐煤煤质和污染特性,编制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燃煤污染的通知》,从煤炭储运、销售、燃烧、污染防治设施等环节,及清洁能源替代、质量管理、环境监管等方面,加大燃煤污染防治,促进燃煤使用效率提高。“治理燃煤污染,不但有文,而且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那么,只要执行力度再上来,相信不远的将来,黑龙江的天,定是晴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