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骗子QQ上“潜伏”一周
学老板“口气”得手50万
“给这个账号打50万工程定金!”在QQ上接到“老板”指令后,会计小许火速办理。30分钟后,“老板”又在QQ上说:“再打70万!”这让小许起了疑心,马上给老板打电话核实,这时才发现让他汇款的是骗子。近日,道外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责任区一中队民警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
2014年10月某日,哈市某装修公司会计小许电脑里弹出一条QQ信息:“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信息是公司老板程先生发来的。老板先是询问了小许公司的财务状况,而后又提了几个公司职员的姓名,询问是否在公司。
隔了一会儿,老板发来信息:“给我打50万,有个工程项目,需要定金,急用!”见对方说话语气和老板一模一样,而且还能叫出公司其他职员的姓名,小许没有任何怀疑,将钱按照老板指定的账号汇了过去。30分钟后,老板又发来一条信息:“钱不够,你再打70万!”此时,小许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便给老板程先生拨打了电话:“经理,什么工程定金需要这么多钱?”两人一核实,小许发现上当了,而程先生马上登录QQ,发现自己的QQ号码被盗了,随即报警。
警方了解到,此前小许的老板程先生多次在微信、QQ上对会计小许下达“指令”,要求汇款。所以,这次小许才没有起疑心。经调查发现,小许汇过去的钱,已经在广西被提现。
随即,哈市警方立即赶往广西,1月25日,民警将负责取钱的男子陈某抓获。据陈某交代,他还有两名同案犯,他们先在程先生的电脑里下了“木马”病毒程序,然后对程先生的QQ进行监控,但并不登录修改密码。
通过一周的监控,他们掌握了程先生的说话的习惯和“口气”,以及与QQ好友的人物关系。因此,在他们掌握了谁是公司会计后,决定开始行骗。为了让小许相信,他们还“不经意”说出几个公司员工的姓名。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道外警方刑事拘留,另外两名嫌疑人正在追捕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案例2
先以老板身份骗员工
再让员工“帮忙”骗会计
同事告诉他老板的QQ号,作为公司会计的李亮根本没核实身份。在“老板”让他往一个银行账户存款时,李亮直接就给对方汇过去26万元。当李亮给老板订电话,问是否收到钱款时,才发现QQ上自称老板的人是个骗子。
张丽是香坊区一家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每天都发出去大量印有自己电话和QQ号的名片。
1月20日下午,正在办公室上网的她突然收到一个“好友申请”,“小张,我是张总,正在外地出差,现在急需用钱,你把我这个QQ给咱们公司的财务人员。”一看对方是公司的老板,张丽有些慌张,而且公司的老板这几天确实是去外地出差了。于是,张丽急忙记下来“张总”QQ号,并且把这个号交给财务科的会计李亮。
张丽告诉李亮:“这是张总的QQ,让你加他,说是着急用钱!”有了同事的肯定,李亮立即在QQ上询问老板需要多少钱。“我在这边要跟人签合同,着急用现金,你把咱公司账户上能动的现金全打过来吧!”对方说。李亮二话没说,立即通过网银往对方指定的账户存了26万元。
钱汇过去了,李亮再次上QQ与“老板”说话,却发现对方已经下线了。李亮急忙找来张丽,问她是从哪里知道“老板”的QQ号的。当张丽说是“老板”主动加她时,李亮才感觉到情况不对。
于是,李亮给在外地出差的老板打了电话。老板说,他根本没上过网,也没让李亮存过钱,并且让李亮立即报警。
李亮告诉办案民警,自己以前就看见有报道说有人冒充老板骗钱,但是这个QQ是同事让加的,而且直接说是老板,自己根本不敢详细问,也不敢给老板打电话核实身份。结果一次大意,就把公司账上的钱给弄丢了。
目前,香坊警方已立案调查。负责办案的民警说,像这种通过网络或者ATM机给骗子汇款的案件,侦破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骗子的账户可能是用别人身份证办的,因此很难追踪。
(文中人物均是化名)
警方提醒
警方提醒,如涉及资金往来,不能轻易相信QQ、微信上的“指令”,一定要通过电话核实。汇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的银行卡,因为不法分子的银行卡一般均为外地卡,如仔细核对,能及时发现是不正常的收款账户。另外,要做好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及时下载更新防毒软件,开启相关安全保护功能,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防止网上资料信息被盗取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