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袁彦年身患白血病毅然捐遗体 称“希望自己还有价值”
2015-02-05 10:04:5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盼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袁彦寿在遗体捐献申请书上签字

  说到爸爸生病,小宇晴伤心地哭了起来

  东北网2月5日讯 拿到遗体捐献申请表时,袁彦寿的眼睛湿润了。他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在申请表上签了字。当填到捐献意图一栏时,他犹豫了一下,随即在所有的选项下都打了勾。“不管是遗体还是眼角膜,只要能用上就都捐,帮我哥完成他的心愿。”袁彦寿把申请书小心放进包。“拿回去给我哥看,他总怕我瞒着。他看见了也就放心了。”而此时,哥哥袁彦年正躺在病床上,显得有些虚弱,这已经是袁彦年住院的第48天。

  自从袁彦年去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个家庭的平静就被打破了。他住进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三楼的病房内。透过门上的玻璃,袁彦年可以看见走廊里来来回回的人。“每天都在床上躺着有些烦,真想还能出去干活儿挣钱。”

  厄运降临突患病

  37岁的袁彦年没有别的手艺,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家住在宾县胜利村的他,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唯一的劳动力。“以前在工地做力工,多累的活儿都能干。”说起打工的事儿,袁彦年的身上仿佛又充满了力量。而如今就在走廊里走几步,他都要歇上好一会儿。“一家人都靠我挣钱养活,多累我都能坚持。”

  去年12月,袁彦年被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突如其来的病魔让一家人都陷入了绝望。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就感觉身体不舒服,总是觉得身上痒。开始以为是干机械活引起的皮肤病。可后来一直没有好转,他也舍不得去医院看病。后来还是我父亲硬带着他到哈尔滨检查。没想到结果却是白血病。我爸当时就懵了。六十多岁的老人,蹲在医院里哭……”弟弟袁彦寿说。此前一直在上海工作的他,听说哥哥生病后,毅然辞去了工作赶回来。如今,袁彦年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化疗,花了近二十多万元。“看病的钱全都是借的,最初我爸带着他来检查时,兜儿里就揣了两千元,那是全家的积蓄。”袁彦寿说。

  “捐遗体是希望自己有价值”

  “我不怕死,就是怕我没了孩子和父母没人照顾。”躺在病床上的袁彦年说。从生病到现在,他一直都拒绝治疗。“家里没有钱,拿什么治病啊。现在治病的钱都是借的。要是哪天我没了,这些债还不都是家人还?其实我都想好了,不能这么的拖累他们。我没了就得了,不能让活着的人遭罪。”

  袁彦年的这番话,让站在一旁的弟弟袁彦寿红了眼眶。“不管是亲戚还是医生,都在劝他配合治疗。他想得比较多,害怕给家里添负担。咋的我们也不能把他扔下不管,借多少钱也得给我哥看病。”

  在医院化疗的日子里,袁彦年想了许多。有一天他突然把弟弟叫到床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以后我没了,我想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遗体还有没有价值……”听了哥哥的话,袁彦寿陷入了沉默。见弟弟不说话,袁彦年有些急了。“你先别告诉爸妈,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以前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捐献器官和眼角膜的。我捐遗体不为别的,就希望自己还能有点儿价值。”

  “要给爸爸治病”

  如今,袁彦年正在等待着第二次化疗。在得知自己生病后,袁彦年主动提出和妻子离婚。“他不想拖累我,我不答应离婚他就不治病。”医生说,接下来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化疗还是骨髓移植。袁彦年的母亲抹着眼泪说,“听说骨髓移植得需要二百多万。但不管咋样,一定要把他的病治好。”在病床前,袁彦年的女儿小宇晴拿出了自己的画给父亲看。每幅画下面都写着“好人一生平安”、“谢谢好心人”。在住院期间,不断地有好心人帮助这一家人。前几天,上海的一位好心人捐了1500元,却没有留下姓名。

  小宇航说:“我要画画挣钱给爸爸治病,爸爸要是没了,我会特别想他的。”病床上的袁彦年听了,悄悄地抹了抹眼泪。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