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巾帼女帅刘娣——填补省农科院畜牧学科空白
2015-02-12 15:06: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包海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娣指导学生提取蛋白。 东北网记者 包海多 摄

    东北网2月12日讯(记者 包海多)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娣,一手创建了畜牧研究所和畜牧学科,填补了省农科院没有畜牧学科的空白。

  创所立科勇气豪 敢吃螃蟹做前人

  2003年5月,刚刚来到农科院的刘娣依据省畜牧业发展战略,向院党组提交了《关于建立畜牧研究中心的可行性报告》得到批准。她制定了发展原则、规划并呕心沥血地抚育学科。从一人写项目开始了全面的人才、学科、平台和项目的建设。2004年得到省编办批准成立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正是应半壁江山主辅换位之需,添农业大院全面发展之缺,敢于身先为帅,举旗鸣号,将农牧并举,为大农业科技支撑龙头补上空位。

  自一人开始,到2014年已构建了有15名正副研究员、18名博士18名硕士、2名科技副县长的38人高素质团队,并建立畜牧博士后站引进65名博士后人才。建立了猪、牛、羊、禽、饲料、农牧循环和综合实验室7个研究室。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从零做起。刘娣从借地办公和实验,请其他所启动财务管理,请各部门、各所帮助,赢得院党组以及省政府各部门支持,以“高起点、高目标、高速度”的发展原则使畜牧所异军突起成为省农科院大农业科技支撑的一条腿和活跃在龙江畜牧科技战线的一支生力军。承担国家等项目140余项;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7项,13项专利,8项标准,500余篇论文论著。建设了实验室和胚胎工程中心:包括胚胎、分子、细胞、微生物、化学分析及肉质检测实验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60余台套。建设了2处基地:畜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包括现代化牛试验场、饲料和生物饲料中试车间、中型沼气站及综合利用车间、民猪试验猪场;金鸡实验农庄为蛋鸡肉鸡创新基地。

  畜牧学科已成为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十二重点建设体系之一、省重点学科、省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家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地方猪资源利用协作组常务理事单位。先后成功承办了首届东北四省区五院畜牧与草业学科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纪念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和论坛、中国地方猪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九次学术年会、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培训班、第九届全国畜牧兽医院所长年会,猪体温调节与脂肪发育研究国际研讨会等,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登峰岂怕山崖陡 不折蟾桂不回头

  刘娣带领大家,真抓实干拼搏工作,建所伊始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熟化了胚胎移植技术,实现了“黄牛生奶牛”、“土羊生金羊”,实施的绵羊胚胎移植项目为当时哈市规模最大的“借腹产子”工程;研究和应用了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熟练掌握了奶牛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技术并在东北地区首次出生4头试管牛;以“无抗”技术为核心以绿色蛋和鸡肉产品为目标进行肉鸡蛋鸡生产配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等。

  为适应奶牛业的大发展,刘娣带领大家4年完成了“黑龙江省奶牛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首次在黑龙江省对县域的草原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分析,将草原改良、人工建植及草场利用相结合;将电子芯片技术用于奶牛场管理;通过野生草种的采集、驯化和利用,缓解了多年生牧草品种少,种子短缺等问题。将所研究的良种繁育等九大技术体系在19个县市针对34.14万头奶牛进行示范和应用,增收2.58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07年获得了省畜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带领全所全面发展的同时,刘娣持之以恒和不知疲倦地进行着她一直从事的猪科学研究。2009年,“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系统研究”项目,以9个猪品种的生长与肉质、繁殖、脂肪、抗病与抗寒性状的20多个功能基因通过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实验分析手段,进行了基因克隆、表达、多态性和基因功能的系统研究。首次克隆了猪12个基因、及其时空表达模式和47个SNP位点;在4种细胞内进行了17个基因的功能研究。该成果获得了省畜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猪的研究中她还进行了野猪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文弱的女子竟然和包括野猪在内的各种猪发生感情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她带领团队对黑龙江的野猪遗传资源、遗传特性和应用基础在群体、细胞、分子、胚胎等4个水平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对野猪及野家杂交猪的应用技术在驯化、遗传育种、饲养与营养、繁殖技术、养殖模式和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对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进行了产业化推动五大体系四大模式研究和推动开发,扶植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帮助成立合作社和开发肉品牌创绿标,推进猪产业化。该项目获得了2013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让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等多项的战绩,让很多老研究所。

  目前,刘娣在组织和领导全学科发展的同时,正在她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上对地方猪的研究投入更大的精力。她领导全国农业科研杰出团队—地方猪资源研究和利用团队,正在进行我省唯一国家保护猪种民猪的收集、群体建立、种质特性、生产性能、杂交育种及养殖管理技术、养殖模式、猪肉加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推广。采用表达芯片等方式对民猪的抗寒和耐粗饲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抗寒基因筛选和分析,并完成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同时对全国地方猪资源保存、基因组学和进化进行研究,已成为一支从事野猪和中国地方猪研究的知名团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