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优秀建设者”精神促进全省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记第四届全国非公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李振国
东北网2月18日讯 (记者 邓博文) 去年以来,我省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围绕繁荣龙江经济创业兴业,大力推动龙江民营企业快速成长,使全省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为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巩固全省经济稳中求进、总体向好做出重要贡献。我省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国,更是在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为发展龙江非公经济增光添彩。
1960年出生的李振国,用10年时间研发了防治脑血栓和脑供血不全等心脑血管顽疾的中药新药,填补了我国动物类复方注射液的空白;用19年时间打造了“友搏药业”这一拥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龙江科技制药企业,累计为国家实现税金超10亿元。他带领的这支“团结友爱、拼搏进取”企业团队,凭借用良心制好药的诚信理念和勇担社会责任的真切行动,先后获得黑龙江省诚信企业、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中国诚信企业上榜荣誉单位、中国百姓放心企业等称号,其部分主打产品获得中国百姓放心药品等称号。李振国本人也通过多年努力付出和团队成绩,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中国首届发明创业奖,被授予东北三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黑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黑龙江省光彩企业家、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工作中的李振国。
潜心研发,大胆创新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从构想到实验室、小试、中试、放大,再到规模化生产、投放市场,哪一步都存在极大的风险,都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用战略思维去承接。”这是李振国管理企业时经常说的话。
1984年李振国被派往深圳工作,历经长达10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研发出国家二类新药疏血通注射液,填补了动物类中药复方制剂的国内空白。怀着一颗建设家乡赤子心的他,谢绝了深圳各方人士的挽留,带着科研项目毅然回到家乡牡丹江,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创业之路。创业发展的16年来,友搏药业无论是员工人数、占地面积,还是公司固定资产、年产值都取得稳步提升。李振国重视团队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他激励企业团队要时刻解放思想,用战略思维去承接工作。2013年,友搏再次以1.6亿元的预算确立了科技团队新的研究目标,全面提升疏血通注射液的生产技术水平及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核心技术专利群,形成质量标准国际领先、临床和市场价值巨大、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中药大品种。

工作中的李振国。
质量至上,恪守诚信
“市场是双刃剑,质量无小事,一手托着两条命,一条是患者的,一条是我们自己的。”李振国时刻以这句话告诫员工。为严把原料进厂关,他为原料采购确定了“四个必须”原则,即原料采购前必须登门造访,实地了解原料质量情况;供应商资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原料进厂必须先检查后入库再使用;每批所使用的药材必须产地一致。李振国对于抽检产品的过程同样严格监管,要求抽检标准均高于国标,并购置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检测装备,采取“人机双重控制法”。正是按照这样近乎严苛的要求,企业生产19年如一日,每天几万支的产品,没有一支被员工放过的不合格品。李振国说:“再好的质量控制标准,也要靠人来执行和完成,良心不正就等于没有标准,就不可能生产出好药品。一个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为零,那么这个企业的一切都是零。凭良心生产好药,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也是保全我们手中的饭碗。”
报国为民,投身公益
李振国在促进龙江非公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为全社会树起了一面爱心奉献的旗帜。他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脱离了这个属性就一事无成”。作为牡丹江市本级纳税第一大户的企业家李振国,在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没有忘记报国为民的责任。他以友善的真挚情感扶助乡情,用博爱的公益情结奉献社会。2005年以来,他先后通过捐资助学、救助疑难病症患者、支持国防建设、赞助体育事业、支持新农村和城市建设、抗震救灾、挽救濒危民族文化、资助特困居民家庭生活等多种渠道,为公益事业捐款2100多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2000多人,被赞誉为黑龙江省光彩企业家、中国红十字自愿者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