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中东铁路卫士的家国情怀--记边防线上的守望者王晓刚
2015-02-20 14:22: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付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0日讯(记者 付巍)每逢佳节倍思亲,短短的几个字道出了无数游子心中最真挚的声音。又是一年春节,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总有那么一群人伫立在寒风中无言地守望,总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地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在祖国的东北边陲,覆盖天际的茫茫大雪,零下30几度的严寒低温,就在那一片山林之中,边防战士身上那熟悉的军装,绿得格外温暖、感人。

  “三号洞”哨所在黑龙江绥芬河的一座大山里,旁边挨着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铁路隧道,叫三号洞隧道,是中东铁路的一部分,穿过这条隧道在向北500米就是俄罗斯的疆土。这里像极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五班”,它就是一个很平淡的集体,平淡到被多数人遗忘。而他们却从未因为单一的的工作而放弃过梦想,日复一日的恪尽职守着自己的岗位,凭着对祖国的坚守与热爱,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三号洞”哨所战士边境线上巡逻。 

  记者来到“三号洞”哨所采访的时候,边防战士刚好完成列车的监护任务列队回来,领队的是一个相貌憨厚的陕北汉子,他就是王晓刚。今年只有28岁的他,却已经是一个有着9年军龄的老兵了。提到当兵入伍、穿上绿色戎装,可以说圆了他一个从儿时起就有的梦想。

  18岁,王晓刚和很多的战士一样,把人生最灿烂的青春年华,投入了军营这所大熔炉。9年的摸爬滚打、雪雨风霜,将他历练成一名勇于担当、忠诚奉献的合格卫士驻守边防。训练场上的带兵班长有模有样、比武汇演中硬气功英姿飒爽、日常生活里性格直率开朗。“部队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两个字规矩,因为在这个大熔炉里边,自己的一切行为行动,都要按照正规化要求自己,做到令行禁止,我感觉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一个青涩的学生,成长为今天一个有担当一个坚强的现代化军人。”王晓刚感慨的说。

边检战士王晓刚冒严寒驻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哨所的工作非常艰苦,离市区比较远,又位于大山深处,战士们每天的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动手解决,夏季的时候还得种地、喂养一些鸡鸭等家禽。相对于物质方面的匮乏,每天面对着寂静的大山、行走于了无人烟的火车道旁,常年的孤独和寂寞才是更大的难题。刚来哨所的时候,火车轰鸣声、黑暗的大山、单调的生活让王晓刚很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的了解这里的历史和周围的一切,也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他现在的“家”。王晓刚所在的哨所主要是对出入境列车进行检查监护,王晓刚的带领下,每天的接车检查、出操训练、内勤外务井然有序、一丝不苟。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定和第二故乡稳定,驻守在这里他无怨无悔。

  在万家团圆的日子,王晓刚和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边防战士们,为大家舍小家,只能在心底深处默默思念、祝福着远方的亲人。王晓刚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对父母的想念就更深了一层,但是今年又不能回家陪他们过年,在这个大家庭里边,有这么多兄弟亲人陪着他,他一样感觉到很幸福、很快乐。愿父母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是王晓刚给远方家人的祝福,这不仅仅是一个男人的真情流露,更在诉说着一名军人对祖国最浓烈的满腔赤诚。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