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
3月1日讯 近日,国家农业部公布“2014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哈尔滨以粮食总产量超过350亿斤再次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市,至此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哈市的五常市、双城市、巴彦县、依兰县、呼兰区、尚志市、宾县等七区、县(市)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市、区)”。但是,由于黑土地保护力度不够,原来几十厘米厚的耕地层仅剩十几厘米。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能力退化,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据专家测算,按现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9333.3平方公里耕地的黑土层流失,东北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水土流失还将导致江河湖库淤泥,加剧洪涝灾害,对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水土流失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按照自然规律,土壤自然生长1厘米厚,需要200至400年的时间,而流失掉同等数量的土壤只需1年。一份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完成的考察报告指出,中国水土流失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却严重不足。水土流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记者从哈尔滨市水务局了解到,哈尔滨幅员面积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1.2%,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城市。目前,哈市以每年240平方公里的速度治理水土流失,尚有1.067万平方公里未得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据了解,目前哈市黑土层以每年剥蚀0.3-1.0cm的速度流失。黑土层厚度已由开垦初期平均80-100cm降到20-30cm。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大、比例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迅速。据定点监测数据显示,二普时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是4.32%,而目前含量为2.68%,其中,二普时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2.15g/kg,而现在为1.84g/kg。耕层有效钾含量也急速下降,土壤贫钾问题日益突出。
哈尔滨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处长兰瑜平介绍,哈尔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按照现有的侵蚀速率推算,如不及时治理,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劣,40~50年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例如,阿城区黑土层厚度由初垦时的40-50cm下降到10-20cm,平均每年剥蚀3mm,每亩折合表土2m3,每年减产粮食达5万多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粮食减产,农民减收,同时,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