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0日讯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于2011年开始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一三”计划)已经超额完成。三年建成1200余所公办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由51%提升到72.78%。2015年即将开展第二个三年计划,即“二三”计划,目标是再增加300所公办园。省教育厅基教二处调研员夏尊民告诉记者,“前一阶段的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各部门从资金上克服重重困难将园舍建起来,但要想做好学前教育,其核心还是人才,因此新计划中学前教师编制待遇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希望得到各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抚顺园区是由闲置校舍改建而成的公办幼儿园,它极大满足了周边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三年建千园补十万缺口
哈尔滨市新发镇以前只有私立幼儿园,有些偏好公办园的家长只能不惜时间和精力,每天送孩子到市里公办园入园。“一三”计划为这里带来了一座宽敞明亮的镇中心幼儿园,可接纳270名幼儿。据该园园长介绍,该园的建成让家长们甭提有多高兴,特别是那些陪孩子“跑通勤”的家长,此举为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确实为家长解决了大问题。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抚顺园区也是改扩建而成的公办园,13个教学班,能接纳400余名孩子。该园许主任介绍,“该园的建成极大满足了周边学前儿童的入园需求,得到了家长认可和好评。”
记者从省教育厅的学前教育“一三”计划总结中了解到,全省新建成幼儿园444所,其中省定项目129所。改扩建完成幼儿园1154所,其中省定项目1073所。目前,全省有各类幼儿园6950所,与2010年相比,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重由21%提升到27.31%。全省学前三年在园幼儿由49.9万人增加到60.55万人,增加了近11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由51%提升到72.78%。显然,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幼儿家长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
夏尊民介绍说,虽然“一三”计划成果显著,弥补了学前幼儿十万有余的入园缺口,但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率仍然过低,全省还有近28%的适龄儿童不能得到完整的学前三年教育,还存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建设滞后,教师编制及待遇问题亟待解决,专任教师缺口较大等问题,希望这些不足都能在“二三”计划的实施中得到有效改善。
编制问题仍是“老大难”
省教育部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通过“一三”计划不难看出,财政资金问题和教师编制待遇问题仍然存在。“一三”计划中,省财政拨款还是有限,很难满足建设需要,但各级区县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资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该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现在最大困难已并非资金问题,而是师资编制问题。
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抚顺园区许主任介绍说,目前,园里80名教职工中有编制人员只占三成,39名一线教师有编制的也只有一半。新发镇中心幼儿园开园时,可接纳270名孩子,但园方却没有办法招满名额,原因就是没有那么多老师。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上千所园舍硬件都已经建造起来,更多适龄幼儿拥有了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有老师,解决学前教师编制待遇问题就成为关键。在“一三”计划总结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教师编制及待遇问题亟待解决。许多地方还没有按规定开展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公办幼儿园教师缺口较大,部分贫困地区入编教师工资待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省教育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编制问题是其中最大瓶颈。现在教育系统的编制处于“实际上超编,结构上缺编”的一种奇怪模式。但优秀教师等不起,他们得不到应享待遇,不得不到外省寻求发展,甚至改行。编制得不到解决,就吸引不了更多优秀教师,这也就无法彻底改变学前教育的现状。省教育厅表示,新计划的实施中,他们还将尽力与编制部门做好协调。
各方需合力助推新计划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新计划中有不少地方较以前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比如“新建小区补足配齐幼儿园”。这一点实际上从“一三”计划中的末期就有所体现。依据省相关要求,对2013年6月13日后批建的小区,开展配套幼儿园的核查清理工作,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的要补建,已挪作他用的要限期收回,未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的,要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管理权和使用权的移交。夏尊民说,“我们与建设部门多次沟通,省建设厅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些新建居民小区实现了配置幼儿园,目前虽然还不能做到每个小区都能拥有幼儿园,但显然这已成为惠及民生的一种趋势。”
此外,夏尊民还提出,“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打工者往往都是带上孩子进城,这类情况在自然村里颇为常见。但是如果每个这样的村子再建一所幼儿园,势必会造成浪费,于是就把幼儿园建在乡镇,起到示范、辐射的作用,在村里鼓励开办民办园。同时调研发现,农村大部分地方教育用房并不紧张,有不少闲置校舍,当地政府正好可以对有意开办民办园的个人和企业提供方便和优惠政策,既节省资源,又贴近实际,适应农村生产发展特点。”
采访中,省教育部门一位业内人士呼吁,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发改、财政、人社、编办、住建等相关部门都能联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