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 从3月1日起降息,让大庆市涉农企业受益颇大,涉农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10万元3年定期贷款年少还150元
作为农业经营生产主体,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业财务负担重已经成了通病,央行此次降息对这些企业来讲必然是好事,最起码贷款需要还的钱少了,肩上的胆子能轻一些,那么到底能轻多少?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大庆市很多涉农金融机构的1年期贷款为固定利率,并没有随着本次央行降息而下调,除此外,其它年限贷款利率均有所下调。以10万元3年定期涉农贷款产品为例,按照利率最低水平来计算,现在比降息前每年少还150元。
“虽然降息后还的钱少不了多少,但政策是好的,只要能减压就是好事。”一家涉农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说。
降息后,12天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
对于此次利率的调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庆分行产品经理李恩会认为,央行降息对涉农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生产主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庆市新型农业经营生产主体信贷的资金需求力度。
李恩会说:“我们最近新推出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产品,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信用等级(3B、A、3A)的不同,采取浮动的贷款利率,最低的贷款利率为央行基准利率上浮30%,这个利率水平还是非常低的,有利于解决新型农业经营生产主体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李恩会说,春耕是农民和合作社用钱最多的时候,从今年1月1日起,截至3月12日,已发放涉农贷款4000余万元,同比贷款总额增加了5%。其中,降息后的12天时间就发放涉农贷款1000余万元。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涉农贷款的总额还将持续增加,从而进一步支持大庆市农村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称:有必要建立惠农信息库
某涉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指出,降息只是一种手段,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的负担,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是改善涉农企业的经济状况,还需要运用其他经济手段来刺激才能完成。
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虽然降息在给新型农业经营生产主体贷款上有所减压,但并不能全面解决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经济手段和产业政策支持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利于涉农企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称,虽然涉农企业都知道央行降息了,但他们或许并不知道降息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这就有必要通过一个机构的牵头,来建立一个信息库,让农民能够及时地用这些信息,也会促使涉农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地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