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 佳木斯市退休干部宋金和搜集保存的上万件日军侵华物证将有新“家”——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滨江十里景观带中段,将市城乡建设局原办公楼内部装修改造,建立佳木斯市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
近日,佳木斯市召开了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推进会由副市长朱晓峰主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城乡建设局、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市城乡规化局等15家成员单位参加。据悉,建立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是市委、市政府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三江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并且已经列为今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实施专项推进。
市委常委贾君就陈列馆的各项建设工作提出,要倒排工期,务必严格按照时限完成建设任务;全力以赴,务必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明确责任,务必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贾君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拧成一股绳,分工不分家,克服困难、紧盯时间节点,合力攻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按照国家二级专题陈列馆的建设标准,确保按时建成开馆。
陈列馆展陈的文物,以佳木斯市退休干部宋金和多年来收藏的物证为主,宋金和用40多年的时间搜集了上万件日军侵华物证,其中很多为孤品、珍品。经国家博物馆、省文化厅专家鉴定,其藏品保存完好,具有系统性、地域性、真实性、珍贵性的特点。其藏品之多,价值之高,品相之好,堪称日军侵华物证民间收藏之最。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日军侵华历史,宋金和老人说服家人,在家中办起了日军侵华物证展,把家变成日军侵华物证陈列室。2009年,他将陈列室搬到比较宽敞的北方佳宾酒业公司,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2013年,陈列室又被搬到家里,继续对外免费展览。自2009年来,陈列馆接待省内外参观者多达5万人次,社会反响很好。宋金和老人的事迹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环球时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2014年,他获得“全国国防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和全国“情系国防好家庭”荣誉称号。
据了解,建立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是今年佳木斯市宣传文化工作的“一号工程”,前期已经成立了陈列馆布展组,聘请省、市专家,抽调专业人员开展陈列大纲的撰写工作,宋金和老人带病率领大家对藏品进行分类整理,拍照、撰写文字说明等工作也同步进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序进行,改造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维修改造施工工程将于近日公开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