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3月18日讯 漫长时光的抚摸,让它们在斑斓的绿锈间隙散射出古朴柔润的青黄色光辉。残破之处像老人缺失牙齿的嘴巴,轻呼出一团古老空气:“八百多年啦……”
14面金代铜钹,静静地躺在大庆市民张先生的车库里,诉说着当年大庆的金戈铁马。
壹这是啥东西?
2014年8月的一天,家住东风新村的张先生到楼下倒垃圾,看到一位收破烂的老汉。老汉小车上“垃圾堆”里射出的几道金黄色光芒,刺着了张先生的眼睛。他凑过去仔细一看,哦,是一堆“破铜烂铁”。他拿起其中一个端详,看样子已经很古旧了,是铜钹,小时候在秧歌队里常见,但不曾见的是上面錾刻的字:肇州司侯王,肇州司狱,还有些看不懂的字,好像是特殊的印章。略懂收藏的张先生初步断定,这是我们大庆地区的古代官府用钹!查了查,总共14个,个个上面都有字。问其来源,老汉说是萨尔图区一个年轻的大棚种植户卖给他的。卖家说自己父亲收过破烂,小时候家里就有这些“废铜”。
这些东西要咋办?老汉对张先生说,要把它们炼了化成铜疙瘩再卖出去。险啊……张先生二话没说,谈了谈价钱将其悉数买下。
后来,张先生找专家鉴定,专家兴奋地说:“这是金代官府在重要场合所用的青铜钹!你看上面刻的铭文,肇州、上京都、泰州、东京都……说明有古肇州的,有古阿城的,有古齐齐哈尔及以西至呼伦贝尔一带的,甚至还有古松原的,古辽阳的。这么多这么全的金代早期官府用器,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据他介绍,此类刻款的金代官府用钹,国内只在辽宁省和陕西省的博物馆收藏着不到10面,黑龙江省博物馆和哈尔滨阿城的金源博物馆一面都没有。这次张先生一次性“抢救”出14面,实属罕见。
我们常见的铜钹上面都是没有刻文字的,这些铜钹为啥这么另类?原来,金代是中国历史管控铜资源最严的时期,那时的铜就是钱,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非常稀缺和贵重。所以铜器不是随便用的,无论是官府用的还是民间老百姓用的,都必须经过官府审核、批准。刻在上面的字,就是当年审核和批准使用的“许可证”。这14面铜钹,应该是金代初年皇帝完颜亮从上京(今阿城)迁都北京时遗留下来的。
贰金代肇州有多大?
鲜少有人知道,金代的肇州是个大城市,在黑龙江地域是仅次于当时首都上京的“地级市”。
史载,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的完颜部在辽代末年逐渐强大起来,1114年9月,女真人以完颜阿骨打为首开始反辽斗争,以三千士兵在现在的大庆境内一举击败辽军十万人,打赢了大金帝国开国最为关键的一仗。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1130年,为纪念他创立大金的业绩,其后代皇帝认为大金肇基王迹于此,逐建为州,称“肇州”。肇州得名,距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
金代的肇州有多大?西至泰州(泰来以西),南至隆州(松花江南),北至墨尔根(嫩江县),东至蒲与路(克东县),面积达50000平方公里!
关于金代肇州的重要文物不多,有文字、铭文的更少。1976年在东宁县出土了一枚“肇州司侯司印”,背面刻有“泰和四年十月礼部造”。方印的官职,应为金代防御州刺史级的官职。1978年,巴彦县出土了“肇州司侯司”鸾鸟纹铜镜,刻有“肇州司侯司”和“肇州司侯王”的铭文,两段铭文下各有一印章符号。金代严禁私造铜镜,从铭文印章中可以看出铜镜是由“肇州司侯司”监造,由姓王的官员验讫的。巧的是,张先生发现,自己的铜钹上也是“肇州司侯王”字样,难道是与“肇州司侯司”鸾鸟纹铜镜同时期,由同一个姓王的官员验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