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东北五校”春季供需见面会举行 求职者心态平和更务实
2015-03-20 18:34: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栾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五校春季招聘会在哈工大体育场举行。东北网记者 栾微 摄

    东北网3月20日讯(记者 栾微)被视为校园招聘会风向标的2015届毕业生“东北五校”春季供需见面会今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三百余家企业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从用人单位行业分类方面看,除了传统行业外,招聘会上新增了很多新能源企业和互联网行业招聘单位。与往年相比,毕业生求职心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盲目海投简历,而是有明确目标精准投简历,薪资心理预期普遍降低。

黄晶晶给同学看她的各种版本的简历。东北网记者 栾微 摄

黄晶晶制作的分类简历。东北网记者 栾微 摄

  简历精准分类 女生求职手拿六版本简历

  大四女生曹晶晶拥有哈工大飞行器设计和俄语双学位,上午9点,   她手拿蓝色文件夹仔细看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招聘信息,这家用人单位是她今天的重点目标,她想应聘发类岗位。由于事先做好了功课,今天她只是再次确认招聘条件。记者看到,在这本厚厚的“简历夹”中,每份简历看上去没什么不同,但晶晶分别用科研、管理、销售等小字条标注着。

  “这方便我去投递简历,看到哪个心仪的岗位就会去投适合这个岗位的简历”曹晶晶说道。自己的求职意向基本在管理培训生、销售和科研方面。她指着标有“管培”字样的一沓简历告诉记者,这个版本的简历是要应聘管理培训生的,简历中她把自己在学生会和社团中的经历突出体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社交管理能力;而那份标注“科研”字样的简历,则会对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科研项目着重进行表述。曹晶晶告诉记者,现在按类做简历已经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她的室友就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做了20多个版本,几乎每一个岗位都做一个简历,目前,室友已经被国内一家大公司录用,成为驻外产品技术人员。

  记者走访发现,像曹晶晶这样分类简历的人不占少数,计算机专业的王同学表示,一份单一的简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趋势,每天HR看过的简历太多,只会对与职位相关的部分关注,因此做分类简历可以提高求职的命中率。

  简历不再“海投” 提前做好功课精准投放

  “我就投了一份”、“我也就投两份”……上午10点半,东北林业大学的几名同学快速交流求职经历。记者注意到,与以往招聘会上学生拿着简历看见职位就“海投”相比,本场招聘会中,求职者投递简历更有目的性,对自己定位更准确。

  李志林是一名哈工大力学硕士,认真地逛了招聘会后,上午11时他停留在扬州新扬科技招聘台前,再次了解企业将来给予员工的职业规划及企业经营现状。他认为自己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并且有意愿与该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我今天只投了一份简历,这是第二份。”李志林说,参加招聘会前做详细的了解,对企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今天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

  求职者就业心态变平和 薪资心理预期普遍降低

     “你希望的薪资待遇是多少?”“每月四、五千元就可以。”在江苏一家民营企业招聘台前,哈工大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小马说出了自己对薪资的心理预期。

  对于自己所学的“王牌”专业,小马并没有表现出“非央企不选”的态度,相反,他的心态十分平和。“央企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会受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有时自己的想法不能实现。”小马对记者说,自己在央企待过一段时间,发现那里并不适合自己,他想找一个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民营企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自己的薪资要求,小马则表示,现在人才很多,不能将自己定位太高,还是一步一步来为好。 “博士生只要年薪10万以上就可以,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浙江临海市人社局副局长王正强感到一丝意外,他认为一个名校博士的薪资远不止这些,“只能说现在的学生更踏实、更务实,不再盲目追求薪资待遇”王正强说。每年他都参加全国大中小型招聘会,有的学生漫天要价,这让企业很反感。虽然现在学生的心理预期普遍降低,但企业还是会根据求职者的能力来安排薪酬,不会亏待每一名员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