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3月24日讯 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记者23日从省、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我省结核病疫情处于全国中等水平,2011年至2014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30380例,而哈市18个结核病防治机构每年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8400人左右,其中四分之三为青壮年。专家指出,多年来,哈市新发现的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咳嗽半月不好竟是肺结核作怪
哈市34岁的徐先生是位白领,由于工作繁忙,平时饮食和生活都极不规律。上周,徐先生在参加一次公司聚会时玩到深夜,第二天醒来时就开始咳嗽。以为只是小感冒,徐先生“扛”了半个月后,咳嗽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而且每当午后还出现低热、乏力、盗汗等反应。在一次深咳后,徐先生吐出的痰里带有血丝,于是赶紧到医院就诊,被告知患了肺结核。
对此,哈医大四院呼吸科主任金寿德教授表示,近年来,25岁至34岁这一年龄段人群是哈市肺结核发病的高发人群。像徐先生这样仗着年轻,饮食和作息由着性子来,最终导致结核病菌乘虚而入的病例不在少数。加上肺结核初期症状似感冒,不少患者对此不当回事,把小病拖成大病。
金寿德提醒,肺结核的最典型症状是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还会伴有咯血、胸痛及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治疗“半途而废”家人被传染肺结核
“眼看病快好了,就没再吃药,没想到‘坑’了老婆!”23日,看到妻子的检查结果,哈市市民薛先生后悔万分,患有肺结核的他因为提前放弃服药,使妻子也染上肺结核。
去年11月份,薛先生被查出患上肺结核,住了一段时间院后,便改为回家治疗。最初两个月还定期到门诊复查、领取药品,可随着身体状态明显好转,他就不再坚持系统治疗。春节放假回老家后,就没再继续服药,结果节后回到哈市,他的妻子也出现发低烧、盗汗,医生检查他的妻子也患上了肺结核,而此时,他的病也变得严重了。
对此,金寿德表示,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一旦得了肺结核,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规律、全程的服用抗结核药物,切勿随意增减药量、漏服、停服药物。
预防结核病最好出生就接种卡介苗
据了解,“肺结核”俗称“肺痨”,号称“白色瘟疫”,是国家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金寿德介绍,针对肺结核,卡介苗接种是一种比较有效、可靠的预防方式,有效预防新生儿及儿童患重症结核病(如儿童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的危险。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应及时补种。
此外,如果家中有肺结核患者,在其传染期最好能做到居家隔离治疗,避免造成社会传播。家庭注意做好杀菌消毒,吃饭时实行分餐,患者的碗筷每天进行煮沸、被褥进行暴晒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