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有20余种野菜 荠菜婆婆丁最先露面去野外挖吃着更放心
2015-03-25 09:08:47 来源:新晚报  作者:刘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3月25日讯 今年的野菜啥时候能“露头”?几月份的野菜最好吃?采挖的理想地点在哪里?怎样吃才鲜嫩又美味?又到一年“野菜烂漫时”,营养丰富又可口的野菜即将成为餐桌上的宠儿。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到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郑宝江,一一解答“野菜粉”的疑问。

  常见有几种?

  哈尔滨野菜

  有20余种

  虽然野菜专业统计有上百个种类,但目前哈市常见的有20余种。

  每年4月中旬,在一片新绿中首先与市民见面的有荠菜和蒲公英。“五一”之后,老山芹、蕨菜相继生长,刺老牙和刺五加也鲜嫩可口。

  不同野菜可食用的部位有所区分,如荠菜、蒲公英吃的主要部位是基生叶,老山芹、燕尾、狭叶荨麻、柳蒿芽吃的部位是幼苗,蕨菜、猴腿菜(也是一种蕨类)、荚果蕨吃的是幼叶,黄花菜吃的是花蕾,小根儿蒜吃的是鳞茎。

  去哪儿采挖?

  市内有污染

  最好去野外

  居民小区绿地、城市公园等都有野菜的身影,但专家建议,由于市区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野菜多含重金属,最好别食用。挖野菜的理想地是野外山区、草地,如周边的金龙山、松峰山、帽儿山、平山等,空气好,野菜的质量也上乘,最好现采现吃,久放不新鲜,营养成分也会流失。

  咋采最安全?

  最好有指导

  不认识别采

  市民采挖野菜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不认识的不要采。此外,木本植物如刺五加、刺老牙的储量有限,其幼芽一旦被采摘过量,将对植物有毁灭性的打击。加之哈市周边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即便野菜又嫩又好吃,出于保护生态的考虑,市民也别过度采挖。

  咋吃最美味?

  蘸酱做汤

  包馅都好吃

  食用前,市民只需把野菜放在水里泡一泡,灰土洗掉即可。地域不同,野菜的吃法也不同,北方人喜食野菜蘸酱、做汤、做馅等。刺老牙的长相、味道都像极了香椿菜,最适合炒鸡蛋;蕨菜、猴腿等适合炒肉;狭叶荨麻、柳蒿芽适合与土豆一起炖;老山芹做馅,包包子、包饺子最可口;荠菜、小根儿蒜、蒲公英比较适合蘸酱。

  野菜营养丰富,如荠菜健脾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蕨菜利尿安神。专家建议,野菜性凉,食用须适量,尤其是身体虚弱或胃肠脆弱的人,过量食用会造成身体不适。

  采挖时节

   4月5月最佳6月后口感差

  气温在10℃左右,野菜的“先遣部队”开始出现。每年的野菜约在4月初乍现,4月、5月是食用野菜的最好时节,6月以后,野菜木质化,口感较硬,俗称“老了”。

  看看

  哈市常见的野菜

  荠菜

  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和脾、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等症。

  婆婆丁

  又称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镁、叶酸及铜。

  老山芹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是香豆类化合物等。可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等,有清理胃肠的功能。

  蕨菜

  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

  刺五加

  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根部和根状茎可入药。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维生素B1。

  猴腿菜

  东北地区最常见的蕨类植物之一,植株高40厘米至100厘米,根状茎短粗而斜升,叶簇生。生于山地林缘、草坡、疏林下。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