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3月26日讯 “空气质量分析仪每天通过实况和历史当日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情况和天气预报,能分析出未来3天的空气质量情况。”25日,记者从省环保厅监测中心站了解到,目前这套价值200万的仪器已经投入模拟运行阶段,预计年底前,我省可实现每日空气质量预报。
25日,记者来到省环保厅监测中心站,看到了这台近两米高的仪器,中心站副站长刘元海告诉记者,这台设备内输入了往年的空气质量情况、城市污染源排放的情况,结合气象扩散条件与天气预报,可以自动生成PM2.5、PM10等六项污染物浓度预测,并合成空气质量(AQI)预报结果。
从该仪器24日晚分析的数据看,25日全省空气质量AQI指数多数在达标级别,哈尔滨所处位置显示“轻度污染”;26日,全省空气质量比25日有所下降,“轻度污染”区域增多,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度污染”;27日,全省空气质量好转,一半区域恢复达标。刘元海表示,由于目前输入的污染源排放信息不完善,现阶段的预测信息仅供参考。从气象扩散条件看,26日由于风力大,空气质量势必下降,预报结果还是很靠谱的。
刘元海表示,设备预计年底投用,专家将跟据预报结果结合经验判断并与气象部门会商,分析出未来72小时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并向公众发布。日后,还将丰富该设备的计算机群组,将空气质量预报延长到“未来5至7天”,并将在预报区域上标注各个城市,以便市民掌握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