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抢前抓早备春耕 合作社里红红火火忙起来
2015-03-26 13:56: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许俊鹏 宋晨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26日讯 春风送暖,龙江大地拉开了备春耕的序幕。

  17日,巴彦县天德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内,处处闪现着农民忙碌的身影。理事长陈晶介绍,合作社的工作量大,琐碎事情多,我们要比农民提早进地干活。“正月十五前开始清理地里积雪,目前正在扣大棚,近3000亩水稻田需要60多栋大棚。”

  这边忙着扣大棚,那边陈晶还在忙活着与农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陈晶说:“前几年,部分农民把土地租给合作社耕种尝到了甜头。去年合作社被选为国家粮食临储代收库点,这更坚定了农民继续出租土地的意愿。”陈晶说,今年农民出租土地很积极,每亩地按均价600-650元价格租给合作社,目前租地用款已发放到农民手中。

  黄昏时分,给合作社打工的刘艳凤和几个工友回到合作社临时食堂吃晚饭。记者看到,刚做好的土豆炖茄子冒着腾腾的热气,东北农家蘸酱菜已经洗干净摆盘,锅里还炖着两条大鱼,几瓶烧酒放在一旁。负责做饭的师傅告诉记者:“工友一天干活太辛苦了,要给他们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好。晚上不干活了可以喝点小酒解解乏!”陈晶说:“合作社的耕种面积大,找几个有种地经验、踏实肯干的长工很关键,他们不仅自己劳动,还能带领并监督短工、临时工一起劳作,有些人吃住都在合作社里,时间长了,跟自己家人一样!”刘艳凤说:“去年,我家的30亩地以每亩600元租给合作社,平时给社里打长工,秋收时收入3万元。合作社工作量大,招来附近农民干临时工,他们每天也能挣100到300元不等的工钱。这好事,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第二天,记者随陈晶及几位合作社成员去绥化挑选种子。陈晶介绍,每年备耕期间,都会到各地挑选适合的种子。“由于合作社耕种面积大,地块多,土壤环境存在差异,选种前要先由科研中心的专家监测,结合往年经验,掌握每个地块综合环境因素及变化,有针对性挑选种子。”合作社成员万里说:“以前我们看别人种什么挣钱便跟着种什么,不懂科学种田、选种、选化肥及农药的重要性,所以吃了不少亏。现在跟着合作社大家一起干,学了不少知识。”

  到了农资市场,大家分头行动,万里先找到新品种专柜,咨询专家新品种特性,细心做着记录。陈晶则被富尔农艺的专家讲解玉米施肥窍门吸引住了。午饭过后,每人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及经验分享给大家听,研究了一会儿,大家终于统一意见,保留部分老品种的同时也购买一部分新品种。陈晶满怀希望地说:“这个品种刚通过审定并且适合巴彦县土壤环境,按着销售人员的介绍,这个比我们以前种的品种每亩地要多打100斤粮!”

  回到合作社已是黄昏,陈晶又召集合作社主要成员开会:“今年春脖短,要改变以往的‘打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习俗,我们要抓紧时间把棚扣上,尽快平整棚内土地,争取清明前把盘摆上……”

  又一个晴朗的早晨,合作社成员及当地农民集中在会议室,听县里农业技术人员讲解科技知识、农机具的使用、维修等技术,并观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示范。备春耕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