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3月26日讯 买东西,实体店和网上谁便宜?相信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后者。但如今,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没法比”。因为,对于实体店销售的品牌商品来说,在网上很难找到店里的同款商品。线下体验,线上比价再下单的传统网购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如今,想通过网络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变成了一项技术活。
实体店商品网上无货
正在装修房子的市民小亮想购买一台抽油烟机,毕竟是上千元的东西,他打算先在店里看好品牌和型号然后再去网上下单购买。逛了国美很快选好品牌记下了型号和价格,但当他拿出手机,准备在网上找到同款产品对比价格再下单时,问题来了:“搜遍各大电商网站,怎么也找不到我看好的那个型号的产品。”
在选购地板时,小亮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海城街门店看好了一款地板,觉得有点贵,想看看网上价格然后跟商家讲价,网上却搜不到一样的地板。”
小亮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日前,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大型家电卖场,记录了多个知名品牌在售的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的产品型号和价格。然后登录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试图找到那些商品在网上的价格,却发现在线下销售的家电,在线上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产品。更奇怪的是,虽然网上的产品型号十分丰富、整体价格也并不高,但在实体店同样很难找到网上销售的同款产品。
“分线”避免手足相残
为何冰城实体家电卖场销售的产品在网上买不到?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分别致电美的和海尔等多家厂商官方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均表示,无论是哈市正规家电卖场还是网上有资质的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都应该是正品,之所以会出现实体店的东西网上买不到的现象,是因为有些产品是专供电商销售,而有些产品则是专供实体店销售。
家电业内人士分析,曾经同一款产品在线上线下都能看到,但由于线上人工等经营成本更低、价格便宜,消费者线上线下选型比价后,让实体店沦为“体验店”,导致家电企业的传统销售渠道受到巨大冲击。为了保护传统销售渠道的利益,避免同品牌不同销售渠道的产品手足相残,家电厂商普遍采取“分线”差异化销售策略,即将低端廉价的产品放在线上销售,而门店主打中高端产品。
“网络品牌”高调出击
相信网购一族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打开电脑经常会看到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服装、保健品甚至珠宝首饰等“大牌产品”的推广链接,其高大上的广告充斥各大电商平台的显赫位置,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这些大品牌的Logo,更别说找到它们的实体门店或销售专柜。这种仅生存于电脑屏幕里的“网络品牌”的优势在于,通过品牌影响力对品质进行保证,秒杀了无品质担保的小型淘宝卖家,还可通过价格优势打击实体店同行。
哈尔滨商业大学戴凤芝教授表示,网络品牌可以被认为是“分线”差异化销售模式进化的高级版本。很多网络品牌都是传统品牌的亲兄弟,例如,家电巨头美的针对互联网渠道推出的子品牌并未使用美的的名号而是取名“易酷客”。相较于把自己的低端廉价产品通过网上销售的做法,另起炉灶为电商重新定制一个子品牌,既能掘金线上市场又不至于冲击自己的线下品牌。
“后比价时代”网购攻略
不同渠道销售不同的产品,让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失去了可比性。差异化销售同盟的建立和网络品牌的兴起,可能让商品线上线下比价时代走向终结。
戴凤芝教授认为,通过限制商品销售渠道避免价格对比的做法,实质上就是限制了线下企业与线上企业的竞争,通过渠道垄断实现了商品定价权的垄断。
如今网上找不到同款商品了,网购模式也正从线上线下“比价时代”向“比性能、比参数时代”过渡。京东钻石级会员小林分享了他的“后比价时代”省钱攻略:以买抽油烟机为例,消费者应先到实体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品牌、功能、外形,并现场体验其性能,选好后记下其主要的性能指标和参数。然后在正规电商平台搜索同品牌功能参数和外形与其相似或接近的产品。如果价格相差很多就在网上下单,如果价格相差无几最好还是在店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