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网上惊现“逮捕令” 博士为证清白6小时“聊”没9万元
2015-03-26 15:40:37 来源:生活报  作者:栾德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26日讯 去年8月,哈市某高校博士姜文博(化名)接到一通电话,对方以他有银行催缴费单为由,分别伪装成邮局、银行、公安局、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在与小姜聊了整整6个小时后,最终骗了其网银中的9万多元。

  网上惊现自己的“逮捕令”

  “请问我的案子有眉目了吗?”25日上午,哈市某高校30岁教师姜文博(化名)再次到派出所询问自己被电信诈骗的案子是否有新进展。

  去年8月的一天,哈市某高校博士姜文博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响起,“电话是上海的号段,对方自称是邮局工作人员,问我是不是姜老师,说有一张银行催缴费单要我领取。我说我没在这家银行办过银行卡,可能是别人盗用了我的个人信息。”姜文博说,对方建议自己和银行联系,就转接了“银行”。随后姜文博又与“银行”说明情况,“银行”为他转接了“公安局”。因急于澄清自己,姜文博把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全都告诉了对方。然后“公安局”又将电话转给“检察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告诉小姜,他的账户资金涉嫌一起诈骗案,涉案金额100万元。随后,在对方告知的“最高检察院官方网站”上,小姜竟看到写有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的“逮捕令”,称他因涉嫌犯XX罪将被逮捕。“检察院”工作人员告诉小姜,他既然没参与诈骗,就得马上把个人资产转到其他银行卡,否则将会被银行冻结。

  6小时“聊”没9万多元

  姜文博为了证明“清白”,按照对方指示,在打开网银之前把360杀毒软件关闭,再把存款集中到一个账号内。“我输入查询码确认了金额,同时电话那边也向我反复确认金额。最后他让我在U盾点击‘确认’,电脑就死机了。对方说重开机就行,撂了电话。”小姜说,他从10时接起这个电话,一直和对方聊到16时,整整聊了6个小时。第二天,小姜查询自己的网银发现,里面9万多元仅剩零头,但他并未收到银行短信提醒,随即报案。

  哈市警方分析,骗子可能在“公安局”环节得知小姜的个人信息后,将信息用于制作“逮捕令”,并采取病毒软件等科技手段诈骗钱财。警方提醒市民,不单要警惕告知转账账号的电信诈骗,还要高度防范类似本案中要求关闭杀毒系统的诈骗方式。市民涉及网上大额汇款、查询,一定多加小心,确保网络环境是安全的。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