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桦南县八一村:绿色银行圆了“新房梦”
2015-03-28 08:53: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俊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八一村贫困户孙广全(右)向村支书钟明(左)请教大榛子栽培技术。东北网记者 许俊鹏 摄

  东北网3月28日讯 (记者 许俊鹏) 桦南县既是全省14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12个革命老区一类县之一。八一村位于石头河子镇西北部8公里,有410户1572人,其中贫困户有80户,是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村。多年来,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通过整村推进,八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该村的大榛子栽植项目,既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按照村支书钟明的说法就是“栽下了绿色银行,造福子孙后代”。

  以前,孙广权是八一村有名的“穷户”,小的时候因为冻伤脚部留下了终身残疾,家里仅有的三亩多地还是山坡地,一家三口年收入不到万元,生活得十分拮据。2012年,在扶贫办一对一帮扶下,靠着10只改良小尾寒羊和300多颗榛子树,孙广权终于圆了自己的“新房梦”,住上了崭新的彩钢房。孙广权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精心饲养,当初的10只改良小尾寒羊已经发展到目前的30多只,榛子树也进入了挂果期,去年一年收入近3万元。“我现在也算是过上小康生活了!”。孙广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榛子树还有两年进入旺果期,那时候,一颗榛子树至少会产2斤果,加上卖树苗的钱,一颗小小的榛子树一年就会给孙广权带来不低于50元的收入。

  八一村党支部书记钟明告诉记者,2012年,八一村被确定为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村,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八一村实地调研时发现,八一村的土地大多为山坡地,靠种植大田作物收成有限。“当时,由扶贫办牵头,我们村里组织大伙儿去辽宁本溪考察了大榛子种植项目,感觉这个项目特别适合我们八一村,于是决定在村里发展大榛子种植。扶贫办给我们村投资215万元,建设了大榛子基地产业项目,栽植大榛子苗4万株,铺设农田路3公里,安装铁栅栏1430米,建农道桥1座,打灌溉机井1眼及配套水泵,并设置了看护房5个。如今,大榛子树已陆续进入挂果期,一棵树能产近2斤果,去年的市场价为28元/斤,贫困户从大榛子栽植项目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全村80户贫困户已有60余户脱贫。一排排整齐的榛子树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钟明说。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