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龙江学子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传递节能环保理念
2015-03-29 07:43:43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邓博文 吴萌 陈南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9日讯 (记者 邓博文 吴萌 陈南竹) 3月28日是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中国区主题为“能见蔚蓝”。当晚20点3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绿色协会发起校园熄灯1小时活动,并组织开展不插电演唱会、自行车慢骑比赛、光影画等校园活动,传递节能环保理念,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共同为打造“能见蔚蓝”的城市环境献力。

“地球一小时”哈工大二学区熄灯活动。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地球一小时”活动学生集体签名。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慢骑车”比赛。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不插电校园演唱会。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精彩的纸牌魔术吸引众多同学。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天文观测活动。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学生自制的“地球一小时”标识。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用荧光棒创作的光影画《地球一小时》。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随着清扬的歌声在教室回荡,哈工大二学区校园内300多名学生挥舞着荧光棒,在夜空中划开了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序幕。当晚20时30分,学校内宿舍楼集体熄灯;宿舍楼前,同学们摆起节能灯盏倡导环保节能;校园内,用荧光棒拼接而成的活动标识格外醒目。熄灯期间,图章签名活动、自行车慢骑比赛、环保知识问答、不插电演唱会、观星比赛、魔术表演、光影画、端乒乓球赛等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动,将整个校园凝聚在“节能环保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中,众多学生纷纷走出宿舍,积极加入“能见蔚蓝”系列主题活动。

  刚结束演唱的哈工大摇滚公社成员李天灏告诉记者,这次有10多支乐队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有好几首歌是关于环保主题的,大家多使用木吉他或者功率最小的乐器演奏,虽然没有平时灯光炫丽、音质好,但来听歌的同学非常多,也非常热情,“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节能行动,号召大家都来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据哈工大绿协成员、大二学生杨文宝介绍,“节能环保不只是简单的熄灯停电,更需要构建对环保的深刻认知,学会在生活中理性消费、合理使用社会资源等。”为了让更多同学意识到环保节能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协会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策划活动,从印制海报到发放奖品,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集体智慧;从邀请天文协会、摇滚公社的同学参与,到上千名师生共同见证“地球一小时”的纪念性时刻,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绿色环保理念,同学们真正从快乐体验中了解资源浪费现象,增强了节能意识。

  【“地球一小时”名词解释】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和耗电产品1小时,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2015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应用,发出“能见蔚蓝”倡议。‘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