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讯 众多朝鲜族村民纷纷“洗脚离田”,外出打工赚钱,增收致富的同时,也给村里带来了一些难处。
碰到点事儿,真不好找人手
一位朝鲜族村干部说,以前村里特别热闹,有人气,现在整座村子静悄悄地,呆在村里的人不多了,如果碰到点事儿需要人手,还真不好找。比如说,现在各村留守老人多,哪一位突然哪一天去世了,儿女在韩国打工一时赶不回来,村里若没亲属,村委会张罗时,紧急想找几个帮手都很难。随着留守老人们年纪的逐年增大,身体状况只能越来越差,让这些老人别出意外,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村干部能及时帮忙,现在成了该镇这8个村委会的工作重点。
“有一年的一天深夜下暴雨,西安村附近的河沟水位猛涨,怕水进村子,西安区的崔支书开着自家的挖掘机到河边清淤,直到天亮险情解除。”说起村里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难处,新安朝鲜族镇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各朝鲜族村想找到几个能干挖沟等力气活儿的村民很难,因为找不到人,而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残也不能干这些活儿。
所以,村里现在想搞村容村貌整治不太容易,因为缺少劳动力,而且村委会也不容易筹集到钱,遇上对村子发展关心的村民,能好心地从自己打工的钱里拿出几千或几万元来,但这也不是普遍现象。
壮劳力大量外流
还有,由于该镇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镇里居住者少,也影响到了商贸业的发展。记者在该镇看到,一条主街上,小饭店和小卖店不多,商品的种类也不是特别全,并且街上的行人也不多。新安朝鲜族镇一位工作人员称,虽然这个镇叫朝鲜族镇,但是,不但朝鲜族青壮年劳动力都走了,而且镇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由前些年的以朝鲜族为主转为以汉族为主,现在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汉族占了三分之二,朝鲜族工作人员少了。
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曾在韩国打过八年工,非常辛苦,省吃俭用一年能剩十几万人民币,这几年到韩国打工的收入基本上还是这个数,一年能剩下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算特别多的了,新安镇赴韩国打工者一年能赚到近百万元人民币的人很少,因为,村民多数是出苦力,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少,而出苦力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与前些年赴韩国打工者在韩国舍不得花、将钱邮回国内花的情况不同,近些年来,由于一些村民习惯了在韩国生活,他们在韩国也舍得花钱了,除了给老人孩子等家人邮回生活费,不再全部把钱邮回国内了,而是在韩国消费了。记者想了解最近几年海林市赴韩国打工者往海林家中汇款总额与前些年相比,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的趋势,负责统计相关数据的海林市中国银行迟迟不愿给记者答复。
另外,一位村支书称,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忧虑,那就是有少数赴韩打工者在韩国染上了赌博等不良嗜好,有的输得连回家的飞机票都买不起;有的嫌打工累,整天在韩国城市的街上闲逛,只干些能混个温饱的活儿;还有的人在韩国大手大脚,把辛苦赚来的钱都花了,也没攒下钱……由于离得远,听到了消息的村干部除了能打电话劝劝,再多的也管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