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护绿卫士有“绿化宝典” 绿化冰城四级圈优化居住空间
2015-03-31 13:45:30 来源:生活报  作者: 丁燕 李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31日讯 天气转暖,各区园林部门的庭院绿化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本报“绿化冰城四级圈优化居住空间”系列报道的展开,记者到哈市各地深入踏查走访,发现从学生到学者,从居民到专业队伍,对于街心街角街路圈的绿化养护工作都各有“秘笈”。30日,记者来到他们中间,听取他们的“绿化宝典”。

  绿化管护员

  每天巡视街心街角按树种习性分级管护

  香坊区园林绿化管护中心四班班长肖玉峰从事绿化工作十余年,对于他手下管护的树木铭记于心,记者看到他手里有本绿化管理明细,记载了补植地点、树种、种量、数量。

  肖玉峰告诉记者,每天巡视庭院是“家常便饭”,最忙时早晨八点在作业,晚上10点才能下班回家。“没啥事就到我的管护区看看,发现问题及时用本子记录下来,以后上报单位,在春季整治阶段重点管护一下。”肖玉峰还告诉记者,其他的班组还针对树木的不同习性,制定不同的养护计划,“糖槭树叶子较甜,病虫害防治需注意,杨树柳树枝条较脆,大风过后需多留心。”

  “花园老人”

  自费建庭院花园

  又为街心绿地“挑刺”

  家住哈市道外区尚朴街93号院的杨国柱老人,今年72岁。从2005年至今投资近6万元,把被垃圾占据的小区绿化带建设成占地近300平方米的庭院花园,被邻居称为“花园老人”。

  30日,记者见到杨国柱。他告诉记者,最近这两年,每到开春时节,他就会和邻居们约好,一起到街上走走,每逢看到绿树红花,他就像稀罕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得走不动道。”遇到绿地中设施被损坏的现象,他也会拿着笔记本,仔细把地点和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转达给园林部门处理。杨国柱老人说,街角的绿地属于公共绿地,仅仅靠园林工人是不够的,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

  林业专家

  课堂教学生爱绿

  课后给城市绿化“开方子”

  许大为是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他在课堂上向学生们灌输爱绿护绿的理念,课堂外对整个城市的绿化发展提供专业建议。

  此前,针对不少市民反映“冰城年年植树不见绿”的现象,许大为就建议应“见缝插绿”。“在老城区里,还有不少背街背巷和空地,在主干路附近,也有可以种植片林的地区。”同时。许大为认为,城市绿地的发展,不能一味求量,而要均衡发展。多年来,他的不少建议都被政府部门采纳实施。

  学生志愿者

  给树挂上二维码一扫就知树档案

  走进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个个挂在树干上的白色松树形牌子引人注意。在树牌上,除了树木的名字,下方还有一个大大的二维码。随行的林大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文佳同学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协会在去年4月、10月开展的“挂牌认树”系列活动。来此散步的市民,只要扫一下树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树木的名字、生长习性和养护重点等。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记录市民们对街心街角绿化建设的建议,组织成文,提交到校级树木管护部门。“希望市民能从保护走出家门所见到的第一片绿开始,珍惜城市中的天然氧吧、邻里会客之地。”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