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海伦现代农业持续发力 促进粮食持续增产
2015-04-03 15:08: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明超 文晓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3日讯 去年,海伦市坚持建设全省一流现代化大农业目标,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先后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土地规模经营示范县、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点县、土地确权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粮食总产达到33.59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农业总产值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483元,增长12%。

  重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级土地流转服务办公室1个,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3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243个,有效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实现土地流转316万亩,占耕地68%,规模经营340万亩,占耕地74%。

  以经营主体创新为引擎,家庭农场、合作农业、规模经营蓬勃发展,生产经营关系改革不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00多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980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40万亩。新注册的田丰种植业合作社联社,累计为成员社提供有偿服务资金845万元,解决了他们的技术、资金、销售难题。

  抓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准备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首先开展村级试点。2013年6月份开始,到去年3月份结束,基本完成了乐业乡南阳村试点工作;其次开展乡镇试点,去年7月份启动了百祥镇整镇推进及其它22个乡镇每个乡镇1个重点村的试点;第三确权登记全面铺开,今年全面启动剩余乡(镇)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确权工作6月末前完成,为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做好准备。

  建设绥北、鸡讷、海望、海明、东扎、海通六条277公里长的科技示范带,建设绥化市级园区十大类100处,打造各类过硬典型700个,培育高产创建科技示范户3000户,示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表及里、全面铺开。在扩大大垄玉米、大垄大豆示范面积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了毛葱大垄密植、高粱大垄密植等新栽培模式,玉米“六位一体”、水稻粘子覆膜、水稻旱作湿管等新栽培技术,玉米平播垄管、玉米原垄卡保护性耕作等新耕作方式。

  新建水稻智能催芽车间5个,水稻智能催芽车间总数达到9个,水稻催芽能力达到2300吨,满足了57.5万亩水田用种需求,并实现了由供种向供商品苗的转变,直接向用户提供秧苗15万盘;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080栋,总数达到3.5万栋,确保了水田大棚标准化育秧的需要,水田生产基本实现了小区化、工厂化、智能化。

  突出抓好优质大豆、高淀粉玉米、优质水稻等十大基地建设,发展绿色食品基地300万亩。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企业+经营主体+基地”的经营模式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