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讯(记者 栾微)今年清明节,哈市各社区积极响应“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活动要求,以网上祭奠、放飞气球、卡片寄语、寄思墙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祭扫主题活动,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
“寄思布墙”传牵挂
道里区工程街道工程社区志愿者在社区院内准备了“寄思布墙”、“心愿卡”,供居民们书写祝福、缅怀寄语、表达哀思。活动中,参与者们纷纷在思念墙上写下寄语向逝者倾诉心声,以文明的祭扫形式告慰先人。
“鲜花祭祀”当倡导
在通江街道友谊社区,在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下,辖区居民纷纷在鲜花卡片和白色气球上写下了亲人的名字及思念寄语,近百人共同放飞手中的白色气球并将鲜花放入江中。
道外区东莱办事处的辖区居民在文明祭祀承诺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将思念之情化作言语写在手中的白气球上,众人将白色气球放飞空中,让思念之情随风飘荡。
缅怀烈士带着鲜花去扫墓
道外区南马街工委和社区工作人员到长青公园“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前进行了清明节祭扫活动。工作人员手捧鲜花来到扫墓现场,严整列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社区道德讲堂倡导文明祭扫
香坊区在清明期间举办了清明节主题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中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向社区居民发出了《文明祭祀倡议书》,大家在文明祭祀承诺展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叠纸鹤、做绢花,社区居民通过亲手制作这些包含着个人情感和对亲人思念的装饰品,表达着思念。
社区配备电脑网上祭故人
香坊区公滨社区为居民准备了一台电脑,专门用于本社区居民网上祭祀故人。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点开网页,鲜花、蜡烛、供品等呈现在眼前,祭拜者可以根据亲人生前的喜好给亲人献花,还可以点蜡烛、上香、祭酒等。如有什么想对亲人说的话也可以写在祭词里。家里没电脑的居民可以到社区来进行网上祭祀,不会操作,还有专门人员指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