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以“订单式”培训提高技能 哈市推进残疾人就业新兴产业
2015-04-10 08:23: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郝玉东 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0日讯 哈尔滨市将通过拓宽网络就业培训覆盖面、吸纳服务外包业务、创新残疾人网络就业等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新兴产业中实现集中就业和居家就业。这是记者从9日召开的哈尔滨市2015年残联系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2015年哈尔滨市残联将网络就业培训工作向农村残疾人拓展和延伸,实现市及区、县(市)区域全覆盖。同时,与合作单位广泛吸纳众多服务外包等业务,积极为哈市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哈市残疾人网络就业的新模式。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哈市残联还将以“订单式”培训为主导,实施“培训促就业”工作理念,通过与用工单位、企业、高校等合作,为2000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建立哈尔滨市残疾人求职招聘网,通过微信、微博和网络招聘会等形式,为哈市残疾人和用工单位搭建无缝对接的就业平台。2015年,哈市残联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残疾人参加新农保和新农合工作,适时制定出台惠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将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各区、县(市)当地整体危房改造计划,提高残疾人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100%做好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接受义务、高中和高等教育资助工作,实现贫困残疾学生教育阶段全程资助。加大托养服务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级托养机构引领示范作用,创造性推动社区托养服务站建设,初步构建具有哈市特色的居家托养服务模式,全年为300名城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提供机构托养服务;为400余人次农村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据介绍,哈市残联还将针对残疾人不同需求,构建残疾人“量体裁衣”、“按需施救”的“康复全覆盖”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全年为220名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为2000名稳定期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50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家庭康复训练服务。继续加大基层残疾人文体设施和阵地建设力度,通过阵地的辐射带动,激发残疾群众参与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积极性。组织举办全市残疾人读书演讲、歌曲、乐器演奏比赛和书法培训、展评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依托市及各区、县(市)法律援助机构,向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