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林林将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 三器官空运天津移值他人
2015-04-11 08:12:58 来源:生活报  作者:宋菲 曲显昊 张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4月11日讯 在医院经历两天两夜的煎熬后,这对“85后”父母不得不与独子林林告别了。这个4岁的小男孩因为重度脑损害,生命悄然走到了终点……但未来,他的生命又将以爱的形式延续——在其人生的最后一刻,家人痛下决定“捐献器官,帮助别人”。10日3时20分,哈医大四院重症监护室外,林林的父亲陈庆辉蹲在墙角,眼中布满血丝;母亲张双双则在走廊来里回踱步,紧攥着装满孩子衣物的口袋……40分钟后,林林被推进了手术室,器官摘取手术随即进行。此刻,昏暗的走廊里溢满了浓浓的悲伤,但是,记者依旧在林林爸妈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坚定的光芒,那光芒是对儿子“重生”的渴望。是的,很快,林林的“力量”就将让那些危在旦夕的生命之火,再次熊熊燃烧。

   4小时内3次挽留林林还是走了

  他躺在那儿身体还是热乎的,就像睡着了一样。

  10日0时,重症监护室突然忙碌起来,“高压40,低压30!”随着林林的血压急速降低,值班医生紧急实施抢救:打强心针,注射药物控制血压……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后,林林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医生们长舒一口气,却没人愿意离开,因为林林在脑死亡状态下,随时还可能出现危险。

  仅过了20分钟,林林全身循环完全停止,失去了所有生理功能,即便是经过连续两次紧张抢救,仍旧没能“挽留”住这个可爱的孩子。4时许,林林被判定为临床死亡,他被推出重症监护室,准备接受器官摘取手术。

  “我们夫妻一晚没有合眼。孩子两天前就已经脑死亡了,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可他躺在那儿身体还是热乎的,就像睡着了一样……但我们知道,孩子已经走了。”此刻,林林的父母仍在监护室外等着见孩子最后一面。正说着,门突然敞开,夫妻俩立马箭步凑到跟前,此时张双双止不住地发抖,陈庆辉则虚弱地说:“别这样,否则他也会难过。”张双双随即抿紧嘴唇,但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3个器官空运天津帮他人延续生命

  我希望受捐者在康复后,能代他去郊外走一走。

  手术室大门闭紧,此刻,20多位医生围在床边,向着手术台上瘦小的林林深鞠了三个躬。仪式不过数十秒,但承载的是对林林短短四年生命的尊重与惋惜。

  手术室外,张双双坐在凳子上,空洞的双眼望向手术室紧闭的大门,门上面“出入平安”的横批格外刺眼。当她和丈夫起身踱步到走廊尽头时,那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低声啜泣。他们明白,一旦这扇大门敞开,就该和林林告别了。6时20分,手术室的大门打开,张双双猛抬起头,目光拼命搜索着林林的身影。“孩子的器官已经摘取完毕。”医生告知,被摘取的2个肾和1个肝将马上空运至天津,帮助更多人延续生命,而林林则正在接受修复手术,“让他在另一个世界依旧可爱。”通知很简短,期间,陈庆辉攥着张双双的手,一刻没有放开。

  “他总盼着和爸妈去春游,我希望受捐者康复后,能代他去郊外走一走,我知道受赠双方要保密,我不会强求,只是一个母亲的小小愿望。”张双双望着孩子,仿佛自言自语般,喃喃说出了这些话。

  火化前陈庆辉将林林紧紧抱在怀里

  他救了别人,自己也还活着!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将林林的切口做了整齐的缝合,清除了血渍,为他穿好衣服,之后又朝遗体再度鞠躬告别。由此,林林也成为黑龙江省首例儿童实体器官捐献者。7时许,随着在《死亡通知书》上一笔落下,陈庆辉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对于林林来说,是告别,也是重生。几分钟后,两个医护人员推着手术车走出手术室,林林被红色毯子包裹着,像在熟睡一般。他被缓缓地推进电梯,又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被带到一楼的大门口。这是夫妻俩入院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儿子,虽悲痛,却没了遗憾。此刻,殡葬车已停稳,陈庆辉抱起儿子慢慢地放到车里,轻轻地关上车门,目送着车缓缓驶离。

  8时20分,林林被带到了哈平路殡仪馆。“宝宝,爸爸只能送你到这里了!”陈庆辉强忍悲痛,含泪最后一次抱住了儿子,张双双则把最深情的亲吻留在了儿子的额头上。这是一家人的最后相聚。“火化了就没念想了,这样他救了别人,自己也还活着。”正如陈庆辉所说,很快,林林就将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