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4月12日讯 韩餐不是传统菜系,更不是世界名菜。可伴着韩国文化的推动和与本地口味的不断融合,韩餐硬生生来了段从“丑小鸭”到“大众情人”的励志发展史。我们从当初吃韩餐有种神秘尝鲜的兴奋,到如今我们吃韩餐变成了寻常亲切的口感。韩餐在哈尔滨的发展史,基本也折射着大众消费心理的点滴变化。
冰城的“韩餐元年”
韩餐,又名韩式料理,几乎没有人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它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种饮食选择,而且地位已经比肩火锅、炒菜、烧烤等传统美食。虽然系属舶来品,但其留在食客味蕾中的记忆和特色的文化融合都已深深地刻上了这座城市的烙印。
冷面、石锅拌饭、辣白菜几乎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料理的代名词,也就是韩餐的雏形,那时它们在食客口中的统一名称是“朝鲜小馆”,虽然也是自成一系,但却远不如现在演化成的韩餐更有内涵。
那韩餐正式涉足我市餐饮业是什么时候呢?这就要追溯到1998年,一个顶着韩国新罗国首都光环的餐饮企业正式进驻我市,它叫“萨拉伯尔”。时至今日,它仍旧活跃在我市的餐饮市场,而食客们对它的评价也数十年如一,“味道不错,但就是贵”。这个根红苗正的外来和尚不仅在冰城开创了“韩餐元年”,更是为冰城韩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为它为哈尔滨的韩餐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韩餐服务生和管理者,如今活跃在韩餐市场上的许多优秀企业,如首尔宫庭参鸡汤、韩林源等,老板也都出自这里。
萨拉伯尔有着开创先河的意义,但这并不等同它是我市最早的韩餐企业。早在1994年,学府路74号院内就有人打出了韩餐旗号,而且特合时宜地选择了与这所省内著名高等学府同名,这就是在后来20年内送走了数十万毕业生的黑大韩餐。虽然因诸多原因,这个承载了无数记忆的校园一景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在2014年最后一天的华丽谢幕与老板寥寥数百字的真情感言却引发了一场饱含深情的送别,找寻味道也好,搜寻记忆也罢,那百般不舍的场面足以证明它曾经的江湖地位和存在价值。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在现代的行业竞争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一家独大的寂寞又有谁能懂。萨拉伯尔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盼了5年,等来了它的第一个能够称之为对手的韩餐企业——高丽园,一个同样正宗,同样高端,却在经营形式更为多元的韩餐企业。两个韩餐巨头的碰撞却没有想象中的剑拔弩张,甚至连火药味都嗅不到。平静,出奇的平静。
韩餐井喷式发展
似乎应了暴风雨之前总是很平静的“预言”,2005年,一部《大长今》的热播,彻底激活了冰城的韩餐市场,也可以不夸张地说是激活了全国的韩餐市场。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形式各异的韩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呈井喷式发展,仿佛一夜间大街小巷遍布韩餐,冰城阿玛尼韩国烤肉也许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它的经历仿佛就是那个年代韩餐激战的缩影。从生意火爆到被迫转型自助,再到门前庭冷落车马稀,短短几年时间就销声匿迹了。
2013年末至2014年初,“野蛮女友”全智贤和都教授红遍全球,如果你不知道《来自星星的你》,那可能就会被当作是异类,送回星星上去。而在女生们大追特追此剧时,商人们终于嗅到了苦苦等待8年之久的商机。在赴韩旅游白菜价的“帮衬”下,这次的机遇显然比《大长今》时更占天时、地利、人和。辛氏火炉、火炉家、火筒三……不知是店家想借助火的吉祥寓意,还是此类韩餐模式更为成熟,总之这拨行情是烤肉系列。
韩餐在冰城的历史就这么十几年,但其却在餐饮界占据了重要一席,除了经营理念和方式的优势,更能看出其客源稳定的优势。韩国料理的客源主要为白领、IT界人士以及学生,他们的年龄在20—40岁左右。随着针对该年龄段主要客源的宣传推广,年轻人之间的互相推荐,“韩流”的不断“来袭”,全球化、现代化观念的传播以及人们对绿色食物、健康饮食的追求,可以预测,韩国料理的客源将呈现增长态势。
只是谁也无法预测,在冰城,韩餐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一次又是哪部韩剧引发韩餐市场剧变。
韩餐分类
第一种是韩式正餐。韩式正餐,从它的服务到它的文化包装一直到它的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体系。(代表店面:萨拉伯尔)
第二种是韩式快餐。韩式快餐以经营韩式主食、比萨为主,包括拌饭,主菜配饭、韩面等。(代表店面:宇宙韩式快餐)
第三种是韩式自助餐。韩式自助餐以不同的进餐方式分享与韩式正餐一样的菜品为主,是现今社会众多白领及年轻人极为喜欢的一种就餐模式。(代表店面:原高丽园)
第四种是特色专卖餐厅。这样的餐厅是韩餐的一个特色,它的经营有自己的风格,同时又以能吸引众多顾客的几个单一产品为主。都是以具有非常深厚地域特色的文化包装和菜品口味,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代表店面:韩国炸酱面)
第五种是韩国人经营的韩式中华料理。它以经营中国在韩国沉积下来、众多菜系的主品为主。(代表店面:杀猪天烤肉)
代表性餐厅
这个地方韩国人都知道——
火筒三
经营时间:2015年
人均消费:70元至80元
独特的烤炉技术,别致的韩范装修,还有打上烙印的肉品,各种受哈韩族追捧,难怪3年的时间就能在韩国陆续开了160余家门店。
代表性餐厅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黑大韩餐
经营时间:1994年-2014年
人均餐标:20元至30元(因上学年代不同价格略有浮动)
20年,经历了太多的迎来送往,悲欢离合,送走的毕业生可能比某些任课时间不长的老师都多。与其说是一家店,不如说是一个符号,或是一代人的记忆。在这里上过学的学生可能记不住老师的相貌,但绝对记得清黑大韩餐老板的样子。
代表性餐厅
又一个地方也只有他们知道——
阿集地
经营时间:2003年至今
人均餐标:60元至80元
又一个伴随着黑龙江大学成长的符号典范,它见证了学府四道街从落寞到繁华的点点滴滴,起初是为了让韩国留学生找到家乡的感觉,但留学生们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将其无私地分享给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们。
代表性餐厅
还有一个地方,又是只有他们知道——
韩国炸酱面
经营时间:2009年至今
人均消费:40元至50元
他们有多幸福,在不同的年代,感受不同口味的韩餐,要是没在这个地方上过学,就好像人生中充满了遗憾,对于吃货来讲,更是人生中难以弥补的缺憾。
代表性餐厅
这个地方,去过韩国的人都知道——
首尔宫庭参鸡汤
经营时间:2013年至今
人均消费:70元至80元
韩国特色餐饮的代表作,也是赴韩旅游团餐必备,同是团餐,但其品质绝非国内团餐可比,有许多游客会特意从韩国买回半成品加工,只为回味异乡团餐的味道。
代表性餐厅
这个地方哈尔滨人都知道——
萨拉伯尔
经营时间:1998年至今
人均消费:100元
吃螃蟹不是谁都能做的,它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韩餐的几次洗牌中它屹立不倒,如此实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