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 较真儿实验室专家:铝含量越多,油条表面不规则的泡越多
实验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分析实验室
指导教师:张爱武高级实验师
实验人员:白晶宋婷(均为食品学院在读研究生)
实验结论:5家店均声称自己所售油条不含铝,可1-3号样品中铝含量超标,4、5号也被检测出铝残留,这与店方承诺不符。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油条都是早餐里的“重头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保持着早餐两根油条一碗豆浆的传统吃法。
随着市民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条含铝一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商家纷纷打出无铝油条广告,以吸引消费者。
市面上销售的这些油条真的是无铝油条吗?长期食用含铝油条究竟有什么危害?
本期“较真儿实验室”,为您揭开这个谜底。
验前科普
多铝当心患痴呆症
其实,油条里的铝来自面里添加的明矾,明矾的学名叫“十二水硫酸铝钾”,里面含有硫酸铝。那么,油条里为啥要加入明矾呢?
明矾被用在食品中,主要做膨胀剂,和入面中炸制后,变得膨胀,吃上去香脆可口,所以被广泛使用在油条制作中。可一些商家对明矾的用量多少全凭感觉,导致铝含量超标。
很多读者问,铝进入人体后究竟有什么危害?
科研证实,铝元素和脑组织有亲和性,铝进入人体后,会沉积在脑组织中,导致人的记忆力减退、行动迟钝、智力低下,甚至过早衰老。
资料显示,医院在检测中发现,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脑组织中,铝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30倍。铝在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的5-10倍时,会引起骨骼软化、关节疼痛。

实验人员粉碎待检样品。
实验过程
随机抽取了5个样品
采样过程中发现,无论室外早餐摊,还是早餐门市店,或是早餐连锁企业,均标注自己所售的是无铝油条。
记者随机采购了5个样品,送往食品分析实验室。
1号样品采自居民区里的简易早餐店,2号样品采自室外临时早餐摊,3号样品采自知名早餐连锁企业,4号样品采自居民区正规早餐店,5号样品采自一家带早餐的洋快餐。
实验人员对待检样品粉碎,每个样品称量20g,放进瓷坩埚中,小火碳化后,移入550℃高温炉中灰化成白色灰烬。
之后,在灰烬中加入多种试剂,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并根据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出铝含量。
实验结果
3个样品铝含量超标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而商家均声称,所售的是无铝油条。那么,5个油条样品中是否含有铝呢?

经过实验人员一天时间的检测,最终得出了答案。
1号样品:603.8mg/kg
2号样品:423.5mg/kg
3号样品:211.6mg/kg
4号样品:22.3mg/kg
5号样品:25.4mg/kg
相关解读没有查出无铝油条
看到这个检测结果,无论指导试验的张爱武老师,还是实验操作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记者送检时已明确告知,5个样品的销售方均称所售油条不含铝,其中还有一家著名的连锁企业。
张爱武老师说,通过这个结果可以看出,1-3号样品中的铝含量均超标,而4、5号样品中铝含量虽然不超标,但是也与店方承诺的不符。

楼区早餐摊的“无矾”油条也含铝。
几点意见
油条吃多少有讲究
张爱武老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规定,人体每周每公斤体重最高铝摄入量是2毫克。
拿一个60kg的成年人计算,每周摄入铝不得超过120mg,即每天的摄入量不得超过17mg。
所以市民不要连续食用油条,最好间隔几天吃一次。
此外,张老师表示,通过本次检测的5个油条样品可以看出,油条中铝含量越多,油条表面不规则的泡越多。所以市民选购时,发现刚出锅的油条胖嘟嘟的,遇冷瘪了回去,且韧性特别大,说明含铝量大。
用酵母发酵的油条,往往容易发酸,经常需要添加面碱中和口感,掰开油条后,会闻到淡淡的面碱味儿,而添加膨松剂的油条,除了油味儿,就没有其他味道了。
市民在购买油条时,最好选择颜色较浅,色泽金黄的,这样的炸油会好一点,因为脏油会加速铝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