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失控的青春——哈尔滨中学生群租调查
2015-04-21 07:14:46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智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为了安全,女孩子通常选择结伴而行。

  在哈市一些中学附近的老居民区里,隐藏这样一些“群租屋”:面积30平方米的屋内却容纳着10张床,狭小空间无法放下一张书桌。住在这里的房客,并不是大家常见的上班一族,而是一群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孩子们为节省上下学路途时间而组成临时的家,却因居住环境复杂等原因带来安全隐忧。近日,记者走进这些群居房,探访孩子们的群居生活。

  中学生为啥要租房?

  家离学校太远

  每天上学放学要3个小时

  14日12时许,道外区方圆小区。该小区与哈市第八中学毗邻,很多学生群居在此。“想进屋你得出示证件,要不肯定不好使!”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开了门,脸上稚气未脱,但显得有些桀骜不驯。记者表明身份后,男孩将记者让进房间。这是一处一室半的房子,两个狭小的房间里分别摆了5张上下铺,床下凌乱地塞满了运动鞋,20多个空饮料瓶子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面,一张空床上的脏衣服堆成了“小山”。一个男孩赤膊上身在床上打盹;另一个男孩坐在床上抽烟。门厅里摆着一张小床,一名女孩正在梳头。她自我介绍是其中一名男孩的姐姐,临时在这住几天。

  给记者开门的男孩叫小宇,他告诉记者,“这儿住了8个人,我们都是一个校的,不是一个班。”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家住松北的小宇每天上学、回家需要在路上用去3小时。7时到校,20时放学,天没亮就得起床。征求家长意见后,他和同校类似情况的同学住了群租房,到现在已经2年多了。“每月600元,管吃管住,这不挺好?”他说,房主找了个“姐姐”,每天给他们做三餐,与他们共住。“姐姐其实也是租客,房东用抵房租的方法让她简单照顾我们。姐姐平时要上班,中午、晚上的饭有时会提前做出来,吃的时候我们自己热。”

  住在这里的小强说,他家住在道外区民主乡,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没时间陪他租房住,他在学校旁租了床位。“我挺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自己支配时间,学习全靠自觉,就是衣服没人给洗。”他说,平均每班都有五六个孩子群居在学校周边,一般都是通过租过房的同学介绍,或在房屋中介找房。这些“临时家庭”有的三四人,有的七、八人,多的甚至20几个人住在一起。

  省下的时间都干啥了?

  打扑克聊天玩游戏

  很少用在学习上

  高二的小辉说,“起初想省下时间多看书,时间长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每次想看书时,室友中总有人张罗打扑克、玩游戏、闲聊等。即便不参与,心里也还惦记着。“室友们经常睡觉前躺在床上聊天,聊到凌晨1、2点钟才睡觉!”上课时小辉困得不行,只能趴在桌子上睡觉。

  高三小吴的“群租”只维持了一个学期,他说:“8点多下晚自习,回到出租房就得9点,收拾一下接近10点,去掉洗漱时间,剩下看书的时间很少。每天都要花时间打扫房间,偶尔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时间就过去了。上学期在外面合租后成绩有所下降,最后老师建议我回家住,所以这学期就回家了,远点就远点吧,好在成绩上升到了原来的水平。”

  “天黑时,几次我都是壮着胆儿跑回家的!”高一女生小然说,出租房多在老居民区,人杂,由于担心安全问题,下晚自习后,她们通常结伴而行。还有些学生经常上网玩游戏到深夜,这些老师、家长都不知道。曾有一名在校外租住的男孩,与另一名男孩争抢女友约架。直至他们被带到派出所,父母才知道孩子们“独立”背后的可怕。

  省婚姻家庭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广宇说,中学生不是成年人,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足,性格尚未完全定型。缺乏自制力的他们,若放任在群租房无人监管,可能导致行为和思想更加放松,影响学习成绩和个人品行。

  背景

  据了解,原本面向本区招生的市重点中学中,已有哈四中、十四中、呼兰一中等一些学校开始面向全市招生,在享受优质教育的同时,学生的入学半径也在增大。目前只有哈市十四中学等少数学校提供住宿,道外、香坊等区的一些市重点中学及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路途远,很多只好选择在校外群居的方式。

  声音

  学校:

  安置住宿有困难,家长尽量多陪住

  “校外租住的孩子有100多个吧!”哈市第八中学张静副校长说,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松北、呼兰、道外民主等地。学校暂时无法提供宿舍,即便有宿舍,安排校内老师对留校学生管理,势必影响老师作息,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如学校另聘专职人员,财政方面又难以承担。

  张校长说,学校对每个班主任的要求是:对所有在外租住孩子地址摸底,每个“家庭”一般都有房主聘用的“管理员”,老师和管理员建立微信等联系方式,确认每个孩子按时回家后通知老师。学校曾多次找家长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希望家长尽量陪同孩子居住。

  派出所:

  会上门走访,但不可能24小时盯着

  “我们不定期上门走访,查看租住孩子变动情况,登记备案。”大兴派出所所长王伟说,民警上门时会告诫学生们安全使用水、电,不留宿外人,抽查是否藏匿管制刀具等情况,每户租住房都贴着辖区民警的电话,可随时找到民警。他说,虽然如此,学校、家长、民警不可能24小时对孩子们进行监管,孩子们群租生活中的隐患还会存在。

  家长:

  考上重点不容易,能有宿舍就好了

  “也想陪孩子住,真是没时间!”家住道外区东风镇的吴女士说,让孩子住群租房实属无奈。平时工作忙,经济、时间上都不允许她陪孩子单独租房读书。“没办法中的办法,孩子那么努力才考上重点中学,总不能让他放弃吧!”采访中一些家长呼吁,希望能有方法解决家远孩子们的住宿统一管理问题,让孩子安心学习。

  采访中有家长提出,能否由每个区牵头,选择一处空置房产建立学生宿舍,解决本区几所中学家远学生的住宿问题。

  业内人士:

  可尝试市场化,建民营学生公寓

  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建议,能否借鉴南方城市模式,实行高中宿舍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由市里相关部门牵头,引入民营资本建立学生公寓,出租给有需求的学生,设专业管理人员,实现环境、饮食、安全等多方面规范管理。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