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一年5000人“生活中毒” 吃错药的占了一半
2015-04-21 09:22:26 来源:新晚报  作者:杨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4月21日讯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有一个中毒抢救治疗中心,这里每年接诊中毒患者近3万人,除了职业性中毒外,生活中毒患者越来越多,去年接诊这类患者达5000余人。在林林种种的生活中毒患者中,以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化妆染发用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四类患者为最多。

  从年初到现在,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非职业中毒救治中心收治了上百例药物中毒患者,其接诊人数占生活中毒患者总量的一半,为“众毒之首”。

  药物中毒排首位

  中药并非“无公害”

  中医偏方毒倒银屑病患者

  走入病房,记者看到29岁的张某躺在病床上,头皮溃烂,淌着脓血。

  张某患有银屑病多年,因为反复发作不见好,日前经人介绍找到了一名老中医。这位老者自称有治疗银屑病的偏方,一敷就好。没想到,张某敷了不到一天,就感觉皮肤烧灼、刺痛,随后身体开始出现水肿、溃烂等症状。

  医生检查发现,张某体内砷含量超标,中药外用药含高浓度红矾,其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如果继续用药,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用中药过猛也能中毒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晓军告诉记者,现在病房里治疗最多的就是药物中毒,除了轻生、误服药物外,中药是中毒最多的一类药物。很多人担心西药有副作用,认为吃中药最安全,怎么吃都没事,其实不然。

  中药用药过猛容易引起汞、砷等重金属中毒,尤其是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成分,如密陀僧、狼毒等中药,使用要格外当心。

  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其大多披着中药的外衣,其实暗藏重金属、化学毒素等,每年被偏方毒倒的患者也达十余人。

  吃朋友推荐的心脏药差点送命

  李晓军说,“心脑血管、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为了控制病情需要常年服药。但是其中一些人吃药时根本就不把医嘱当一回事儿,听说朋友推荐吃什么药好使就买来吃。吃多少也是自己定,这样很容易吃成药物中毒。”

  李晓军介绍,上周有个老年患者,平时心率失常,有早搏现象,听别人说一种心脏药好使就买来服用,结果吃了几天,心率急速下降,最后降到每分钟跳40次差点送命。

  李晓军提醒,如β受体组织剂等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以及各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千万不可乱用,以免引起药物中毒对身体造成损伤。

  化妆品重金属超标

  汞中毒引发肾损伤

  排毒晚霜伤了肾脏

  家住延寿县的小许,半年前在家附近的小美容院做皮肤护理,老板大力推荐她使用排毒晚霜和美白面膜。刚开始用时效果特别好,但几个月后,小许面部开始浮肿,全身乏力,两条腿水肿得厉害,还经常忘事。

  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其肾脏出现明显损伤。经毒物检测,小许的尿汞比正常值高出26倍,医生确认小许患上慢性汞中毒导致的肾病综合征。

  美白面膜汞含量超标3万倍

  到底什么造成了肾损伤?专家最后将目光锁向排毒晚霜和美白面膜,经专业检验发现,这两种化妆品汞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3万多倍。

  “化妆品加入金属铅能增白,加入汞可美白,加入砷可消炎祛痘,如果你感觉这种化妆品效果出奇得好,那你就是往脸上搽毒药呢。”李晓军说,为了达到迅速、高效,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仍然突出,小美容院推送的、效果奇佳的化妆品,女性们最好慎用。

  劣质染发剂造成铅中毒

  除了化妆品中毒外,现在染发剂中毒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李晓军说,染发剂所用到的化合物中一般含有氨、过氧化氢及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物质对苯二胺,染发剂允许一定剂量的汞、铅、砷,而劣质染发剂铅含量超标,染发后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头发受损、重金属中毒等症状。

  专家提醒,不要将不同配方的染发剂混合使用;头皮有伤口时禁止染发;染发后尽量多清洗几次,避免染发剂残留在头发上;每年染发不要超过2-3次。

  名词解释

  生活中毒又称非职业性中毒,是指在日常生活接触过程中引起的中毒。

  新闻链接

  “另类”中毒让你“防不胜防”

  除了常见的药物中毒、化妆用品中毒、煤烟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吃豆角、变质食物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外,现在还出现很多另类中毒。

  荧光棒中毒

  荧光棒、含有荧光剂的“夜光”玩具十分受儿童喜爱,但荧光棒内的液体是低毒化学物质,液体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有毒成分,接触到皮肤或胃肠易引起皮肤刺激和胃肠刺激。如果荧光液不小心溅落在身上或是眼睛里,要立即清洗,一旦误食,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排毒处理。

  玩观赏鱼被刺中毒

  市民孙某在清理鱼缸时被魟鱼意外刺伤,随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全身起出血点等症状,到医院抢救发现竟是被魟鱼刺伤引起中毒。现在被观赏鱼刺伤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多,黄带肥皂鱼、阔鼻子鱼、豹蟾鱼、河豚等观赏鱼也都是有毒性,市民在购买要格外注意。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