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4月23日讯 22日,“包油”腰子报道一经见报,在冰城市民中引发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随着天气转暖,食客们又迎来“烧烤季”。在大家面对满桌烤品大快朵颐之时,本报今起强势推出“烧烤黑幕大起底”系列报道,揭露“烧烤方桌”上的行业黑幕,并为您支招咋鉴别、咋选择,让爱吃烧烤的您吃得放心欢心。
为啥?一串五元毛利四元暴利惊人!
22日晚,记者来到了哈市南岗区“学府四夜市”进行走访发现,这里的9家烤腰子摊位,8家出售的都是“包油”腰子,“原油”腰子仅有1家。22日20时30分,记者来到哈市南岗区测绘路的“学府四夜市”上,有数十家贩卖各种小食的摊位。记者发现该夜市烤腰子的摊位共有9家。经过购买鉴别,8家出售的是“包油”腰子,仅有1家出售的是“原油”腰子。而在价格上,“原油”腰子和“包油”腰子的售价都是5元一串,一串上有两片腰子。
在其中一家烤腰子摊位,记者佯装顾客询问摊主是否知道他出售的是“包油”腰子。该摊主称:“知道。但是吃起来其实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这么卖。”随后,记者来到“原油”腰子摊位,摊主告诉记者:“我家这摊已经开很多年了,在哈市小有名气,不能卖‘合成’腰子砸自己家生意。”看到记者对腰子品质的鉴别,“原油”腰子摊主向记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油’腰子有市场,大部分食客并不清楚它是合成的。还经常有顾客问我,你这腰子怎么不肥呢。但是我们解释说,外面的肥油是人工合成的,顾客一般都不信。现在,‘包油’腰子市场到处都是,就因为利润大。这么说吧,一串两片的‘原油’腰子毛利大概在2.5元左右,但是用‘包油’的,一串的毛利就能达到4块钱。”
经本报报道,记者从哈市食药监部门获悉,将派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专项检查。

白胖生蚝碱发的用的什么碱?
让人最担心!
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在路边摊吃到的烤生蚝似乎也有“问题”,烤好的生蚝肉壳分离,吃上去不太新鲜,生蚝壳上还粘着一片干香菜叶,怀疑商家是重复利用生蚝壳“组装”生蚝。记者走访了冰城夜市的烧烤摊和海鲜批发市场,调查后发现,这生蚝还真是“组装加料”的。
夜市烧烤摊“都是活的现烤”
一摸却有冰碴22日19时30分许,记者走访哈市南岗区“学府四夜市”,夜市共有14家烧烤摊烤生蚝,其中4家的烤生蚝都是壳肉分离的,9家为冰冻的带壳生蚝,只有一家为现杀的生蚝。
记者询问一个烧烤摊贩生蚝是新鲜的还是冰冻的。老板回答:“是活的现烤的。”记者又问为什么上边没有壳。老板回答:“我们提前撬开了。”记者上前摸了一下生蚝,发现这“鲜活”生蚝里面竟有冰碴。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烧烤摊点了8只烤生蚝,烤生蚝端上桌后,8只均壳肉分离,其中一只在一个壳里竟然有两个“肉”,而且生蚝壳内壁非常光滑。记者注意到,食客吃完生蚝离开后,摊主马上过来将桌子上的垃圾收走,但使用一个大盆单独收走生蚝壳。记者询问为何生蚝壳要特意回收,摊主支支吾吾说:“这个壳还有用,能卖钱制作化肥之类的。”
夜市上,无论是烤鲜生蚝,还是烤制冰冻生蚝,价格都是十元四只。据夜市上唯一一家卖鲜活生蚝的老板介绍:“市场上卖生蚝的摊越来越多,竞争很激烈,要是我的价高就卖不动了,我这只能靠薄利多销拉回头客了。”
调料市场
“放上蒜粉、增香剂,才能出‘正宗味’”
烤生蚝到底还需要什么增味添加剂呢?记者随后来到哈市某调料批发市场,沿街走访十余家商铺,询问烤生蚝应该使用哪种添加剂,多家店主均推荐一种罐装“增香剂”和一种袋装“大蒜粉”。“你要是烤生蚝、烤扇贝,必须得用这增香剂,不然出不来那种正宗的味道。”一家店主告诉记者,增香剂需要搅拌在生蚝肉里使用,当记者询问生蚝肉和壳连着,怎么拆下肉搅拌时,店主说:“原壳生蚝当然不需要增香剂,你要是用生蚝肉和壳组装着烤,就得用这个,要不没鲜味。大蒜末里再拌进一点点大蒜粉,烤出来整条街都是香味,但大蒜粉不能多放,否则太浓就有臭味了。”
记者看到增香剂的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店主解释道:“这个根本不需要看生产日期,放两年也不会过期。”记者购买了一包大蒜粉,看到“蒜粉”包装上有生产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但经查询发现,该生产许可证号根本不存在。
业内人士“客人吃剩的壳,泡泡刷刷再上桌”
从业多年的烧烤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街边烧烤摊为追求暴利使用“组装”生蚝已是行内潜规则,“烧烤摊一般会把客人吃剩的生蚝壳留下来,拿回去浸泡一夜刷干净,第二天再放肉进去。如果客人有质疑,烧烤摊主会说生蚝肉是切下来的,为了更进味提前拌过调料。”李老板告诉记者,同样的办法也适用于烤扇贝。“大蒜粉、大蒜精并非大蒜做成的,而是一种添加剂,20斤蒜泥只需要一平汤匙大蒜粉,就能给冰冻生蚝肉增香去异味;增香剂是增加海鲜的鲜味的,一般不太新鲜的生蚝才会使用增香剂,平时烤生蚝店主不太会选择这个,因为成本较高,一罐增香剂要卖200多元。”李老板介绍,出售“拼装”生蚝更赚钱,比使用新鲜生蚝的利润高四五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