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作家阎真冰城签售 寄语读者纸质版书籍更具精神深度
2015-04-23 16:07: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3日讯 (记者 王春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首届“龙江读书月”的启动日。当日,著名作家阎真携新书《活着之上》来到冰城进行签售,并用自己执教30余年的经验寄语冰城读者:“纸质书永远比电子阅读珍贵,电子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有且只有纸质书籍代表着更深层次的精神深度,代表着深刻的记忆,也更能帮人们形成内在的自我修养。”

阎真为冰城读者签售。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小说《活着之上》是阎真继畅销了15年的小说《沧浪之水》后又一揭露学术腐败现象的力作,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历史学博士生聂志远在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纠结、冲突与挣扎。新书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有一位书评人准确的概括了《活着之上》的内容——“凤凰男博士的荣耀与困顿”。由于阎真本人是高校教授,因此在谈及小说真实性时,阎真坦诚地说道:“我的小说没有‘纯属虚构’,基本上都是与生活零距离的真实事件,经过艺术调整‘发生’在男主角身上或身边。”也正是因此,阎真透露,自己对于《活着之上》的创作曾经踌躇了3年之久,而自己尚要在这种氛围中生存,生怕有人会“对号入座”。“后来我说服了我自己,无欲则刚啊,守住我自己的底线就好,”阎真这样说道。

  自1996年开始,这20年内,阎真仅出版了《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节奏十分稳定,但仍被网友称为“没有冒进也没有枯竭,一种已然告别了焦虑的写作者”,对此种网友百褒无贬的赞誉,阎真回应这是出于作家的职责,只想塑造成功的作品。阎真说:“小说是作家个人对于社会的一种‘审美’,过程中再加入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在这些的基础上如果能让观众看得进去,那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面对市面上很多纸质版书籍让读者“看不进去”,从而产生了很多“低头族”(即热衷电子阅读的人),阎真认为,电子阅读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达不到阅读应有的精神深度,“我的感受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我感觉,只有通过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以及内在的修养,”阎真这样说道,“人一生要认真地阅读几本书籍,但每个人的‘书单’都各不相同。”

  阎真认为,阅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长,而对于自我成长的方向,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不要听信别人的推荐,阅读与自己成长、兴趣和职业方向相关的书籍,不要指望别人来推荐给你书单,那等于“搀和”你的人生。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