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货物汇聚到物流中心。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俯瞰华晟国际物流中心。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东北网4月24日讯 (记者 印蕾 白林鹤 包海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市长刘忻曾接受了本网记者采访,“牡丹江要发挥桥头堡作用,打造一带一路示范区”的声音仍在耳边回响。当地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作为牡丹江市倾力打造的综合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牡丹江华晟国运物流中心和宁安源丰对俄国际物流园区是丝路带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绥满铁路1480行纪”1号行动采访组对两个园区进行了实地踏访。
20日上午,阳光明媚。位于牡丹江经济开发区北区的牡丹江华晟国运物流中心,一片忙碌景象。在数万平方米的堆场上,堆放着上百个来自中远、中海、俄罗斯等航运公司和港口的集装箱,作业部调度梁元林和工人们正忙碌地装卸货物。
龙门吊起起落落,货物进进出出,使得华晟看上去和普通的物流企业没什么不同。牡丹江市物流协会副秘书长孙俪告诉记者,今天备受瞩目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陆海联运大通道,华晟是“先行者”。
早在2006年,华晟大胆提出了借港出海,实现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大胆设想,提出了货物由牡丹江市起运,通过绥芬河、东宁过境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远东三个港口装船,经日本海、黄海、东海,再运至我国上海、宁波、广州港口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方案。2007年初,华晟将陆海联运的设想付诸实施,首批“中—俄—中”内贸货物即利用这种方式顺利运抵上海港。
陆海联运大通道由设想变为了现实,从北美、南美、俄罗斯、瑞典进口的货物,往印尼、韩国、俄罗斯、北美出口的货物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华晟。数字显示,2013年华晟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00箱、8万吨货物,201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350箱,货运量达到23.4万吨。
“计划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8000平方米物流服务中心大楼,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新建海关标准卡口系统”,在华晟公司的沙盘前,企业工作人员为记者罗列着2015年的工作计划,乘着龙江丝路带建设热潮迅速兴起,华晟加快着中俄陆海联运过境运输常态化的脚步,让黄金物流通道再系梦驼铃,振兴丝路带。
华晟国运物流中心内的报税仓储库。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华晟国运物流中心内的铁路专用线。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起重机作业。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