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现场
搜 索
肇兰新河污水下排是死鱼污染来源 环保局:污染源尚在调查中
2015-04-25 07:35:12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 田頔 赵渤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日报4月25日讯 21日,有市民举报呼兰河二道河水发黑,附近鱼塘出现死鱼。随后,市环保部门出动无人机勘察水环境,并对呼兰河二道河段水质取样分析,现已认定该河段的污染来自上游肇兰新河的污水下排,具体污染源仍在调查中。

  上游肇兰新河污染严重

  环保部门调查发现,呼兰河二道河和肇兰新河处于连通状态,污染来自上游肇兰新河的污水下排。据介绍,肇兰新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人工开凿,是一条排污明渠。沿线城区一直将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其中。

  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肇兰新河庆丰桥断面水质为劣五类水质,水样溶解氧指标不到五类标准的1/20。高锰酸钾超标1倍多,化学需氧量超标3倍多,氨氮超标10倍多。二道河桥下所采集水样监测数据显示,水体溶解氧低于五类水体标准近一半,化学需氧量超标五类水体标准近一半,氨氮超标五类水体4倍,高锰酸钾超标四类水体标准一半。监测数据表明,肇兰新河入境断面三年来均为劣五类,水质常年污染较重。

  呼兰河干流水质未见异常

  连日来,呼兰河二道河段水质问题也引起哈市主城区市民的广泛关注。对此,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呼兰河干流水质未见异常。

  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至3月,呼兰河干流水质和历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4月22日,呼兰河入松花江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指标为五类,高锰酸盐和化学需氧量指标为四类,溶解氧指标为一类。与一季度相比,由劣五类转为五类,水质并未变差。

  市环保部门表示,将对呼兰河水质继续进行严格监测,并将根据现状制定可行方案,追查污染源,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