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便衣警察和街头蟊贼们上演“暗战” 反扒精英揭秘新贼4大特征
2015-04-28 10:55:37 来源:新晚报  作者: 李赫 王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4月28日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每一天,便衣警察和街头蟊贼们都在上演着听不见枪声的“暗战”。眼看,擅长“刀法”的老贼一批批倒下,“贼海”新人成为反扒精英们寻找的目标。

  逛超市挑完东西不买

  中年男是个“拎包贼”

  一男子没事儿就爱推着购物车逛超市,每次他都把购物车装得满满的。可最后他总是放下东西,一个人走了,走的时候还能带走点儿钱。

  今年3月,在学府路一超市内发生多起拎包扒窃案,被偷的都是女性。通过监控视频,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三大队民警朱玉光、曲文杰将嫌疑人锁定在一平头、略秃顶的中年男子身上。

  视频中的男子推着购物车,车上满载着东西,一边走一边盯着周围正在选购的女子。发现有人将背包放在购物车里,他便小心翼翼地凑近。趁女子转头挑选货品的时候,迅速将背包拿到自己的购物车内。随后找到一个小角落,翻出包里的现金揣进兜里,扔下背包快速离开。

  接到报案后,民警在超市一等就是十多天。日前,男子再次出现在超市,一露面就被朱玉光认出来了,他和曲文杰立即暗中跟进。男子故技重施,刚把一女顾客购物车内的背包拿到自己车内,转身要往出口跑,就被他们拦住去路。

  经审查,男子严某今年49岁,先后在这家超市拎包扒窃5起,涉案金额3万余元。

  便衣出手抓贼无数

  百余挂号“老贼”被迫改行

  便衣侦查支队2008年成立,至今已经7个年头,数不清的窃贼在警贼暗战中栽了跟头。便衣侦查支队有一份约有百人的“老贼”名单。所谓的老贼就是被警方处理过两次以上的惯偷。随着警方不断地打击,“老贼”有的收手,有的改行,但“贼海”总有“新人”亮相,名单也在不断地更新。

  “最近‘进人’(抓贼)了吗?”“进了,但不是贼,是信用卡诈骗的,嫌疑人原来就是扒手,跳槽了!”三大队侦查员陈野告诉记者,落网的骗子就是以前他抓过的贼,审讯中嫌疑人无比懊恼:“咋又落你手了呢!”

  嫌疑人说,现在在城区想干点活儿(偷窃)太难,不知背后啥时候冒出来个人就把手腕子捏住了。长线奔袭往郊区转移也躲不过去,索性就转行吧,寻思造假证办信用卡再透支,一次咋也能弄个千八的,比街上拿活儿(偷窃)方便多了。没想到便衣警察也“跨界”办案。


 

  老警总结新贼4大特征

  手艺啥也不会作案就靠愣偷

  1999年开始,便衣侦查支队四大队的副大队长何培彦开始收集老贼的刀片、镊子,从研究他们是怎么偷的总结应该怎么防范。可近几年,他新收集的物品里已经鲜有刀片了。

  “以前电视剧里演贼练习在沸水里夹肥皂,那是扯!不过老贼们确实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先练割白纸、割牛皮纸,再练割棉布、割皮革……不练个一年半载的根本不敢‘上道’。新贼就没这么‘刻苦’了。啥也不会,就是愣偷啊。”

  几年前,老贼们喜欢用长方形的小刀片,平时用自制封套套住,在车上扒窃时用锋利的刀角切割衣物、背包。“老贼用刀精到什么程度?你就穿个贴身的衬衫,把钱揣在里怀,他都能把活儿拿下来,还让人毫无察觉。曾在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快刀王三’,明明用手能拿下来的活儿,人家就用刀,就是这么炫技。可近几年抓住的贼,基本没有用刀片的了,即使用刀片,别把贼自己割坏了就不错了。”

  组团集体偷窃彼此壮胆配合

  贼有贼道,一般干地面活(商场、市场、医院、饭店)的不上三车(火车、长途客车、公交车),偶尔有个别“两栖”——地面、三车兼顾。

  由于技能退步了,要想得手,窃贼们就由“孤狼独斗”变成了“组团袭击”,互相壮胆。“女子团”喜欢偷商场;“家庭团”喜欢偷超市;“镊子帮”喜欢偷市场。成员互相配合,一人得手立刻把赃物传给同伙处理。

  但再胆大的窃贼一般钱包里的银行卡、身份证都是不碰的,因为一旦拿了放在身上,被抓时就成了无法抵赖的物证。

  新贼“眼光高”啥好出手偷啥

  何培彦介绍说,窃贼们喜欢互相传授经验,一打眼儿,看到市民的手机拴链儿的,一般就不碰。

  前几年手机链盛行,但现在的新款智能手机大家都不拴链了。”何培彦说,“小偷都是很‘挑食'的,能卖出去他才偷,就普通的‘老人机'放在他眼前,他一般都不碰。”

  销赃渠道智能手机专人解码

  在被盗物品中,手机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原因就是易销赃。

  何培彦告诉记者:“现在的小偷精着呢,知道手机机主都设置了开机密码,绑定了各种‘机关’,所以偷到高端智能手机都批量发送给到南方的专业人员解码。一般来说,上午偷到的智能机,下午就用快递发走解码去了。一部价值四五千元的智能手机能卖两千多元钱。”

  老警授绝招

  教民警抓贼,教市民防扒,从警16年的何培彦将守住随身财物的绝招总结为一句话:

  不离眼,不撒手。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