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5月4日讯 3日,哈尔滨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3名队员与11名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员一起结束了尼泊尔的救援回国。记者独家专访了哈尔滨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赵鸿亮,还原3个哈尔滨汉子不寻常的救援经历。

每天睡5小时领取不同任务
转机、待机,装物资、卸物资。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3名哈尔滨蓝天救援队队员终于在4月28日下午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晚上10点多,在当地军车的帮助下,救援队员和所携带的1吨救援物资抵达加德满都中国蓝天救援队前线指挥部。
此后,哈尔滨蓝天救援队的3名队员每天一早都会从指挥部领到不同的任务,被编入不同的任务小组。
4月29日一早,他们接到指令,到距离加德满都110公里的一个小镇救援。赵鸿亮、陶冶、王春峰与其他蓝天队员立即乘车前往。
由于通往小镇的路上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建筑,110公里的路程开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在一处废墟前,村民们正在用电镐挖楼板,据说有一名老师被埋在下面,可当地村民一上午只挖出一个篮球大小的洞。走近楼体,尸臭味扑鼻而来,受过专业训练的赵鸿亮等人接过村民手中的电镐、钢锯,不到一个小时就将楼板挖出一个大洞,将这名男老师的遗体挖出来,并对遗体进行了包裹处理。
5月1日,哈尔滨蓝天救援队队员在距加德满都30公里的一个古镇挖到一名8岁女孩的遗体,这个女孩一家8口人,有6人在地震中遇难。
在一次次搜救的背后,队员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有时还要参与连夜搜救,困了累了,就蜷在椅子上眯一会儿。
尼泊尔人为中国救援队点赞
4月30日,哈尔滨蓝天救援队的队员结束一天排查返回驻地的途中,为一名在地震中左腿被刮伤的5名女孩进行了清创处理和包扎,并为其留下消毒药水和消炎药。村民们握着队员们的手,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截至5月1日22时,中国蓝天救援队总计搜索排查310余处,破拆作业60余处,搜索出遇难者遗体15具。
赵鸿亮说,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的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18个国家的救援队。当中国救援队运输物资的车辆和人员通过村镇时,当地居民都会热情地上前向他们问好。村民们还会用生硬的中文说:“中国,你们好,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