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6日讯 说起林区儿女,其淳朴、憨实,不畏辛苦,勇往直前的形象总是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转型发展中,面对各种严峻挑战,东方红林业局职工群众再一次将林区人的正能量发挥出来,用担当和有为谱写出产业转型的新篇章。
为官不干事,那就别占位。在转型发展中,就要做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领导干部。这是东方红林业局大岱林场场长张佰建常说的话。为了更好发展产业,他郑重地向场里职工群众承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赚钱大家一起分红,失败了场里替你担着,不让职工群众赔一分钱。”这一消息传开后,场里的职工群众蜂拥而上,积极报名参与,几天的功夫就筹集到80余万元。目前,其中30余万元已经投资种植了15万袋黑木耳。
石场林场也在林场场长白日与工会主席带领下发展起了黑蜂养殖项目,为了让职工相信这个项目,他们从自掏腰包发展黑蜂养殖开始,做榜样、当明灯、搭桥梁。并为场里其他养蜂户提供养殖技术及联系购买养蜂用具,一点点的带领职工群众发展黑蜂养殖。如今这个场已经有黑蜂养殖户60户及蜂箱10000箱,黑蜂产业已成为他们的支柱产业。走进那里的黑蜂养殖基地,蜂箱整齐排列,蜜香阵阵可闻……
林业局采伐第一棵树和停伐前采伐最后一棵树的东林经营所,他们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高标准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引导职工群众采用无公害栽培,种植适宜林区气候的各种时鲜蔬菜。为真正做到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周边八五四、八五六和庆丰等农场,参观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建立合作关系,并引资30万元,建设存栏1万只蛋鸡养殖基地,用基地中的鸡粪便提供蔬菜基地肥料,进行循环发展。
大塔山、青山、奇源等林场,也围绕着东方红林业局旅游环线的开发,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办农家乐、建垂钓园、生态采摘园、山野菜半产品加工和副产品销售点,高标准打造精品景点景区建设,切实让游客愿意来,愿意玩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山上基层扬帆破浪,山下机关科室担当有为。东方红林业局机关包点科室部门不断深入产业转型前沿阵地深入指导,主动服务,一同寻找项目、制定目标、完善规划,积极为基层单位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社区服务中心为林区百姓免费提供理发、缝纫、家政服务员、育儿嫂、老人护理员等多项技能培训,提高林区百姓就业技能;马鞍山农场强化合作社建设,鼓励职工群众围绕生产服务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设各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统一物资采购,统一管理产品,统一对外销售。同时,在规范和完善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引进合作项目和先进技术,探索“农户+有机户+烘干塔”的专业合作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大雁等养殖特色产业,与中国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对接,探索“玉米田养鹅”模式,实现农牧一体化。
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林区儿女,发扬老一辈开发北大荒的精神,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过硬的作风,积极适应新常态,奋力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