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拜泉县鹿鸣呦呦唱山谷 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野生梅花鹿繁殖基地
2015-05-07 08:45:0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克俭 吴岳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7日讯 虽然,“春姑娘”早已重返北国大地,但在这个条状的山谷里,积雪还没有溶尽,除樟子松外其他树木都没有泛绿。

  原野上、树丛中,一只只梅花鹿结伴而行,它们迈着轻盈的脚步,时而疾驰、时而驻足、时而俯身觅食、时而回首眺望、时而四蹄劲舞、时而口中呦呦吟唱……这是记者不久前在黑龙江省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通过高清晰摄录像镜头看到的一幕。

  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拜泉县境内,总面积2450公顷,核心区面积735公顷。目前,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梅花鹿300多只。

  “有这么多的野生梅花鹿长年在这里栖息繁衍,得益于拜泉县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我们县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齐齐哈尔市原副市长、现拜泉县政府生态建设顾问王树清这样说。

  拜泉县位于我省西部,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垦植初期,这里土质肥沃,植被葱郁,“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当时自然环境的生动写照。

  但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而建立起来的辉煌转瞬即逝,随着人口的剧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愈演愈烈的毁林、毁草开荒,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大自然向人们亮起了黄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老百姓人走家搬、野生动物去往异国它乡、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覆被率均下降到了冰点。


 

  “生态不能再这样被破坏了,作为有责任感、立志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拜泉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不仅致力于发展经济、也着眼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从1979年开始,拜泉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战略,35年来始终坚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善待自然,珍爱野生动物,全力建设现代高效生态经济工程,使生态效益成为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的源泉。

  为此,拜泉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建设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双阳河灌木丛湿地自然保护区。

  王树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为人们描绘着如今的生态拜泉:万顷林场彰显着生物的多样性;一片片湿地,昭示着生态的高度文明;挺拔的红松是对GDP崇拜的断喝,亭亭白桦是对绿色生态的喝彩;灌木丛湿地保护区是60多万拜泉人民的DNA。“远看湿地青青,近听和风水有声,人来鹿不惊”。

  王树清告诉记者,多年来,拜泉县像建设城市一样,为梅花鹿建设自然保护区。为了给梅花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拜泉县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依法拆除核心区非法建筑,恢复往日的宁静;依法收回非法林权转让,解决转心湖流域、老道山流域的土地权属问题;修塘建池解决梅花鹿饮水问题;依法退耕还林、退耕还湿,为的是让梅花鹿有更广阔的活动领域;冬季送饲料保证梅花鹿食而无忧;建设百里生态廊道,增加种群,提高物种质量。

  据了解,拜泉县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野生梅花鹿繁殖基地;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数量最多的一个野生东北亚种梅花鹿种群,我国政府早在多年以前就将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区。2009年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晋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鹿文化最能彰显拜泉县发展的个性。”王树清这样说。如今写鹿、拍鹿、唱鹿、画鹿、人人爱鹿、家家护鹿,已是拜泉县一道美丽的风景。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的人士先后到拜泉参观考察,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这是记者采访后的深切感受。今天的梅花鹿在保护区里生活的无忧无虑、悠哉游哉;渴饮矿泉之水、饿食有机饲料、呼吸新鲜空气、聆听百鸟争鸣、笑看青山绿水、大美自然……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