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以文化“软”牌铸“硬”素质 打造“德技双馨”护理团队
2015-05-12 10:53: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田野 张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 李惠艳 

  简介:李惠艳,主任护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现任黑龙江省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护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986年来院工作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工作至今28年。曾连续五年获得院“十佳护士长”称号,获得科学新技术奖项多个,并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东北网5月12日讯(记者田野 张洋)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人们喜欢将护士比喻为“白衣天使”,因为她们让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重获新生,让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们看到希望。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一支“德技双馨”的护理团队,记者走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对护理部主任李惠艳进行了一次专访,近距离了解了她和她的这支护理团队。

  人们评价一家医院的水准,往往最看重两个环节:一为医术,一为护理,因为这两方面的水准与健康息息相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属专科医院,治疗肿瘤疾病其权威性在业界毋庸置疑。在护理方面,这支专业而温情的团队交上的答卷更是可圈可点。

  那么,在整体护士工作量饱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这支队伍是如何不断完善自己,提升服务品质的呢?与医院一同成长起来的护理部主任李惠艳见证了这一切,并且在她的带领下,医院护理部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迈进。

  模式变革

  凸显人文关怀

  李惠艳主任1986年进入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17岁的她就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护理部的每分成长都有她参与的身影。看着自己所带护理团队的不断进步,她说,“变革”是其中的秘诀。

  上世纪80年代,医院里的病人都比较少,护理模式属于功能制的,住一次院也许有十几个护士为一个患者服务过,看完了病患者一个护士没记住,护士也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全面。

  但现在护理工作不断向多元化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医院逐渐开展起来。也就是说,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有相对固定、并且与患者病情护理需求相匹配的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因为责任护士熟悉患者病情,能与医生及时沟通,切实有效地观察病情,而且全程为患者服务,与患者之间形成家人般的沟通默契,让患者的就医体验不断改善提升,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我们是肿瘤专科医院,我们的患者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及家属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慰藉,所以实行责任制更能凸显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李惠艳说,这里的人文关怀也包括对护士方面的关怀,为此成立了“心理健康小组”。护士将所学的心理知识及时的向患者传递,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放下思想包袱,勇敢面对。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心、被重视,进而建立起医患互信关系。

   护士工作辛苦,需要医院这个后盾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心理健康小组一方面对护士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同时也是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刚做护士的小女孩子肯定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就像我刚当护士时,看到自己的患者离世,家属的痛苦绝望的情景,自己也跟着掉眼泪。护士心理上的变化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李惠艳说,这时就需要“心理健康小组”的及时干预。

  同时,在今年的“国际护士节”期间,院里将组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水果捞大赛”、“护理技能大赛”等四个系列活动,拓展护士的业余生活。

  在工作模式上变革还有定期“开展不良事件发生的安全警示教育”,以及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到护士长的三层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层层管理、层层把关的工作模式。


 

  以人为本

  培养护理团队大爱之心

  “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能创造不一般的业绩。”理念就是这股力量的支撑。李惠艳说,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护理部,她们制定的这个理念就是,用大爱征服癌症。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人。

  全院现有护士1069名,面对上千名成员的护理部大家庭,怎样实现以人为本?李惠艳介绍,每名护士一年要有60多个夜班,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而且面对的都是癌症病人,心里上难免会受到影响。首先要从对护士的关爱上下手,成立了“护士关爱委员会”,探望生病护士、定期开会向护士们征集意见、对护士进行心里辅导,让她们有一颗果敢的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关怀护士的举措中,护理部还特别制订了“预约排班本”,尽量按照护士自己意愿排班。“现在我们正在制定工作计划,尽量让护士们在生日当天不仅收到祝福还能休假。而今后,我们还将开设护士心灵驿站、关注新护士成长,并且开设主任接待日等等,多倾听护士们的意见和心声,构建一个温馨的人文环境,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李惠艳主任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特别是癌症患者情绪变化大、心里复杂,我们做这些既对护士们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她们感受到护理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是在培养她们的人文情怀,用一颗大爱、包容之心去面对患者。

  “现在,我们的护理团队人人开朗、积极、干劲十足。”从李惠艳主任爽朗的笑声中,就可以想象得到,她的团队也一定像她一样富有激情。

  路径培训

  打造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团队

  作为护理工作者,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过硬。对此,李惠艳主任说,在全院1069名护士中,超过95%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还有14名具有硕士学历,整个团队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综合素质。

  “说到护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就把对人的培训放在了首位。”李惠艳主任说,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同时加强在职护士培训,重点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结合病人特点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护理,这些护士主要分在PICC门诊和伤口造口门诊。

  而在对护士团队的培训中,重点要属新护士长的培训。

  不要小看“护士长”这个小小官职,她在一个科室的整体工作中分量是非常重的,承上启下,身体力行,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李惠艳主任制定了为期一年的详细的新护士长培训路径表。“这项工作运行8个月以来,新提升上来的这批护士长,与以往相比成长很快,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李惠艳主任说,这在省内医院是先例。

  在哈医大肿瘤医院里,经过层层培训,这个死亡身边的美女团都是个顶个的女汉子,她们内心强大、专业素质高、服务好。

  那么,男护士呢?有么?他们又在哪里发挥强项呢?

  李惠艳主任介绍,全院有12名男护士,主要工作在ICU病房、手术室和泌尿外科。主要他们精力充沛、耐力持久,比女护士更加适合急诊室、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区这类部门的工作,而且性别的关系使得一些涉及男性私隐的泌尿科男患者也乐意接受男护士。另外,男护士胆大心细、心理沟通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使得他们比女护士更能胜任现场抢救、仪器操作和重症护理等方面的工作。“所以这几个宝贝一定要用在最能发挥他们优势的地方。”李惠艳说。

  放眼未来

  延伸护理 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仅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显然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特别是肿瘤患者,还存在易复发的特点,所以李惠艳主任提出了“延伸护理服务”,未来要把医院的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患者的家里,让患者在院外也能感受到医院内的温暖、专业服务。

  “这是病人急需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事。”李惠艳主任说,现在在4个试点病区已经开展了出院病人回访工作,由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包括疾病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在出院的患者中反响非常好。通过延伸护理,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责任护士以她们真诚的行动得到住院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仅去年一年就收到对护士的表扬信有189封,锦旗10面。

  显然,这不是口号,已经取得显著效果,而且已经赢得群众的一致称赞。

  李惠艳主任说,这一成绩更加鼓舞了她的信心,接下来医院将成立患者服务中心,把延伸护理做得更全面、更专业,树立优质护理品牌。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