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日本老机器在哈尔滨的82年 它见证近现代龙江航运发展
2015-05-14 17:02:50 来源:生活报  作者:林青 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5月14日讯 一台在冰城生活了82年的老日产“源太郎”空气压缩机,即将启程前往上海,它将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内,给人们讲述近现代黑龙江航运发展史。

  压缩机82年前“漂”来中国

  13日,在哈尔滨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原为哈尔滨船舶制造厂)工作了35年的张凤荣,跟记者聊起了这台老机器。

  这台老空气压缩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小的是电机,大的是压缩机,高约2米,长约3米,宽约1米。外观看每个零部件的做工都很精细,机器上的商标和技术参数牌依然清晰可见。其中一块牌子上写着“源太郎”字样;一块牌子上写着“昭和8年3月和三菱电器株式会社”等字样。

  曾为龙江造船业立汗马功劳

  张凤荣18岁来这里上班,今年已经53岁了,她听工厂的老工人说,1932年,哈尔滨被日军占领,将当时老船厂的前身——东北造船所进行了技术改造及扩建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日本产机器。这台老空气压缩机就在其中,它的主要作用是给发动机或船体进行抛光。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成立了哈尔滨船舶修造厂,当时这台空气压缩机是留下来的仅有的一台大型进口设备,后来在建造大船和柴油机时立下汗马功劳。

  最后一位使用者送它退役

  记者联系上这台老机器的最后一位使用者,已经退休的64岁沈学士老师傅。他1977年来到船厂当钳工,直到1990年领导安排他固定操纵这台机器。这台老机器也经常出故障,一些像活塞环、轴承等易损件,都是他自己利用其他零部件改装后代替。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和这台机器相伴,很有感情。到2008年,这台古董正式退役。退役时,这台机器仍能正常运转,沈学士和工人们将它清洗干净,用苫布包裹放进仓库。

  进中国航海博物馆获新生

  记者采访了前来起运这件老机器的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部主任王军。王军说,2014年11月份,中国航海博物馆来哈尔滨了解黑龙江航运历史时,在一次研讨会上和几名老工人聊天时听说了这台机器,他们马上意识到它的价值。见到机器后,决定把它收入中国航海博物馆。

  说起它的价值,王军说,第一是这台空气压缩机是1933年由日本三菱株式会社制造,年代久远;第二是这台机器是日本侵华时期运抵哈尔滨的,属于日本侵华的历史物证;第三是像这样的老机器设备,它见证了黑龙江的船舶制造工业82年的历史,也是黑龙江船舶制造业技术革新和发展的见证。这件机器运抵上海后,他们还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近一步的研究和鉴定,系统地确定它的最终价值。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