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城史或提至900年前 有望进入中国古都之列
2015-05-18 07:09:52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帆 王元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新晚报5月18日讯 5月10日,哈尔滨城史纪元研讨会在阿城区举行。北京考古学会会长、全国辽金史学会会长齐心及多位国家级城史纪元古都学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对哈尔滨城史进行重新研究和探讨,提出五点论据。最终,史学家达成共识——哈尔滨地区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公元1115年金朝建都之时,城区历史已有整整900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虽然2006年8月阿城才成为哈尔滨市辖区,但阿城自古以来就和哈尔滨属同一文化区域。金上京会宁府的出现,就是今天哈尔滨地区的区域文明的源头。

  基于诸多史学论证,与会史学专家达成共识,应将金代立国建都的公元1115年作为哈尔滨城市纪元元年,并以此为据加入中国古都行列。由此,今天的哈尔滨,虽无法称为千年古都,但其历史存在将要前溯900年。

  阿城区副区长王青伟告诉记者,2006年8月15日阿城撤市设区,使哈尔滨的历史文脉延展了近千年。今年是大金王朝在哈尔滨阿城建都立国900周年,为了深入挖掘保护金源文化,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哈尔滨城市魅力,组织了这次“哈尔滨城史纪元研讨会”。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与考证,让大家重新认识哈尔滨,将哈尔滨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吸引更多人到哈尔滨旅游,了解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将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哈尔滨发展。

  五大论据

  1 《金史》中明确记载,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按出虎畔(今阿什河)建国立帝,国号大金。

  2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建于12世纪,至今仍像长龙一样横亘在阿城大地上,这是不可移动的标志性建筑遗址,它无言地述说着这里当年作为都城的辉煌,这是哈尔滨市古代城市文明形成的历史见证。

  3 2006年,阿城出土了一件金代铭文石尊,其铭文为“承命建元收国·子曰典祀”,而金建国时的年号为收国,这件文物确凿地证明了金朝当年立国建都的事实。

  4哈尔滨地名的语源来自《金史》中记载的“阿勒锦”,其地理位置就是今天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城子村。专家考证,城子村古城是金初皇帝的春水捺钵行宫之地。

  5哈尔滨古代历史的行政区划一直受金上京会宁府和清代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管辖。不论历史上的阿城管辖哈尔滨区域,或是当下哈尔滨管辖阿城,都说明哈尔滨与阿城历史上就属于同一行政区划。

  链接

  据《金史》载,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建都上京会宁府(今阿城),至今已有900年历史。现存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分为南北两城,中间一道城垣相连,周长11公里,城墙高3-7米,基阔7-10米,9处城门,7处瓮城,5个楼角,近90个马面及护城河。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